<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张良燕</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184454</p> <p class="ql-block">“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这座承载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之上。1月23日上午,阳光温煦,微风轻拂,我携家人从西安建国门登上了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墙,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墙,那厚重的砖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抬眼望去,城墙绵延不绝,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这座城市的脊梁之上。脚下的砖石,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多少战火的硝烟,却依然坚固如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城墙缓缓漫步,孙女与同伴欢快地骑着自行车,笑声在城墙上空回荡。城墙之上,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展现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共生。</p> <p class="ql-block">不久,我们来到了长乐阁,这里正在举办“西安城历史文化展示”。走进阁内,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将我们带回了过去的岁月。那些斑驳的痕迹和细腻的雕琢,无不诉说着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时期,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规模。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军事防御、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等多种元素,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通过图片与文字资料,我们了解到唐代西安城墙与明代城墙的差异。唐代长安作为当时的世界中心,城墙规模宏大,城垣周长较长,城门众多,布局相对开放,彰显出一个盛世帝国的气度与包容。而明代城墙则在唐代基础上有所变化,城垣周长缩短,城门数量减少,但城墙更加坚固高大,防御体系更为严密,体现了当时对安全与秩序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主要建筑包括城门、城楼、角楼、敌楼等。城门是进出城市的通道,每座城门都有着独特的名字与历史故事,如永宁门寓意永远安宁,安远门寄托对远方和平的期望。城楼高耸于城门之上,雄伟壮观,是指挥作战与瞭望敌情的重要场所;角楼位于城墙的拐角处,视野开阔,能够有效观察城墙四周的情况;敌楼则分布在城墙之上,为守城士兵提供了休息与防御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艺术的杰作。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非凡智慧。“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想象着当年的盛景,各国使节纷纷前来朝拜,城墙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荣耀,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功能十分多样。在古代,它是城市的防御工事,抵御着外敌的入侵,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如今,它已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与文化符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城墙上,感受着历史的脉搏,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这座城墙,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它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记录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长乐门最初建造的目的用于军事防御与进攻,因此附近城楼构造齐全,原本包括闸楼、城楼、箭楼。如今保存下来的有瓮城、箭楼、正楼及二重门洞,另于城门两侧各开辟三个券洞,供车辆与行人通行。位于城门之上的城楼,历经清代与民国,沿袭至今。登上长乐门后,能看到东门内的箭楼与正楼,两座城楼正上方分别各有一匾,一个是“紫气东来”,另一个是“旭日东升”。</p> <p class="ql-block">“紫气东来”匾与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关,其本意是有紫气从东方而来,紫气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该词出自一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时,关尹高兴地看见有紫色的气体从东边过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过来了。后来人们就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如今,这个词不仅出现在城墙之上,也广泛应用于春节门联与商业场所,寓意生意红红火火,生活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今天,我们有幸能够登上这座城墙,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底蕴。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这座古老的城墙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不舍离开了城墙。但那城墙的雄伟身姿、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与历史对话的珍贵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