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的五龙潭公园潭西泉畔,远远的就看到一片紫色的花儿,原来是紫藤花开了呀!那红紫色的花穗就像瀑布一样悬垂下来,蓝天白云下更显美丽。清风徐来,暗香浮动。自古以来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赞赏有佳。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有《紫藤花下赠周判官》:</p><p class="ql-block">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p><p class="ql-block">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p><p class="ql-block"> 李白也在《紫藤树》中赞美:</p><p class="ql-block">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p><p class="ql-block">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p><p class="ql-block"> 分享周瘦鹃的散文《花光一片紫云堆》。</p><p class="ql-block"> 照片均为手机拍摄于五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花光一片紫云堆~周瘦鹃</p> <p class="ql-block"> 花光一片紫云堆</p><p class="ql-block"> 周瘦鹃</p><p class="ql-block"> 我对紫藤花有一种特殊的爱好,每逢暮春时节,立在紫藤棚下,紫光照眼,璎珞缤纷,还闻到一阵阵的清香,真觉得可爱煞人!</p> <p class="ql-block"> 在苏州几株大名鼎鼎的宝树中间,怎么会忘却拙政园中那株夭矫盘曲、如虬如龙的老紫藤呢!这紫藤的主干又枯又粗,可供二人合抱,姿态古媚已极,据说是明代诗书画三绝的文徵明所手植的。四五百年来饱阅风霜,老而弥健,只因曲曲弯弯地盘将上去,不比其他古树的挺身而立,所以下面支以铁柱,上面枝叶伸展开去,仿佛给满庭张了一个绿油油的天幕。壁间有不知何人所题的“蒙茸一架自成林”七字,并于地上立一碑,大书“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八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来整修拙政园,对于这株古藤非常重视,特地装置了一排朱红漆的栏杆保护它,要使这株宝树延长寿命,长供群众欣赏,这措施实在是必要的。每年开花时节,我总得专诚前去,痴痴地靠着红栏杆,饱领它的色香。有时为那虬龙一般的枯干所陶醉,恨不得把它照样缩小了,种到我的那只明代铁砂的古盆中去,尊之为盆景之王。</p> <p class="ql-block"> 此外,南显子巷惠荫园中的水假山上,也有一株老藤,是清康熙年间名儒韩菼手植,所以藤下立有“韩慕庐先生手植藤”一碑。主干也有一抱多,粗粗的枝条,好像千手观音的手一般伸展开去,一枝枝腾拏向上,有好几枝直挂到墙外去,蔚为奇观。暮春时敷荫很广,绿叶纷披中,像流苏般一串串地挂满了紫色的花,实在是足与文衡山的老藤争妍斗艳的。此外更有一株老紫藤,在木渎山塘青石桥附近。沿塘有一株老榆树,粗逾两抱,却交缠着一株又粗又大的老藤,估计它的高寿,也足足有一百多岁了。这一榆一藤交缠在一起,仿佛是两个力大无朋的大汉,在那里打架角力一般,模样儿很觉好玩。已故张仲仁先生曾给它们起了一个雅号,叫作“古榆络藤”。</p> <p class="ql-block"> 我家园子里,也有一株老藤,主干已枯,古拙可喜。难能可贵的是花属复瓣的,作深紫色,外间从未见过,据说是日本种,朋友们纷纷称美。我曾以七绝一首宠之:</p><p class="ql-block"> 繁条交纠如相搏,屈曲蛇蟠擘不开。</p><p class="ql-block"> 好是春宵邀月到,花光一片紫云堆。</p> <p class="ql-block"> 架上另有一株,年龄稍小,花作浅红色,也很别致。可惜地盘都给前一株占去了,着花不多,似乎有些屈居人下的苦闷。除此以外,我又有盆景紫藤多盆,以沧浪亭可园移来的一株为甲观。主干只剩半片,而年年开花数十串,生命力仍很充沛。有一年竟达二百八十余串,创造了一个新纪录,这真是一片紫云,蔚为大观了。另有两株是日本种的九尺藤,花串下垂特长,确很难得。可是九尺之称,实属夸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