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是一杯浸满思念的清酒</p><p class="ql-block">未饮泪已千行</p> <p class="ql-block">清明忆父:十年思念,从未走远</p><p class="ql-block">春和景明的时节,清明如期而至。不知不觉间,父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十载。</p><p class="ql-block">踏上砖石铺就的小径,繁花在路旁热烈地绽放,新绿在枝头肆意舒展。悠悠河水潺潺流淌,栏杆静静伫立,远处高楼鳞次栉比。往昔,父亲常和我与家人,一同漫步于此。</p><p class="ql-block">父亲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可他始终低调,质朴无华。恍惚间,他的身影再度浮现,与我并肩谈论眼前的如画美景,随手摘一片树叶,就能吹出动听的旋律,和我分享手术成功时的喜悦。那些惊心动魄的抢救,以及棘手的手术难题,不善言辞的他,只要谈及医学专业,便能条理清晰地讲述,言语间满是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p><p class="ql-block">家中的双色茉莉,在清明前夜悄然绽放。绿叶之间,紫白相间的花朵繁星般点缀其中,淡雅的芬芳在空气中缓缓弥漫。这,也是父亲生前最喜爱的花。</p><p class="ql-block">十载光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我依旧无法释怀父亲的离去。无数瞬间,我都期待他能再次现身,为我指引方向,给予我安慰。每当走进市医院,看到医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就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市医院创建初期,父亲和母亲在计划生育手术及各项工作中默契配合,让默默无闻的新建医院外科和妇产科,逐渐有了病人,也渐渐有了知名度。</p><p class="ql-block">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90年代初,父亲成功开展市医院首例阴茎再造手术,母亲开创妇产科剖宫产横切口手术。他们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仿佛化作一束光,穿透岁月的迷雾,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而这双色茉莉,更似父亲的化身,在每个思念如潮的日子里,默默陪伴着我。</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清明,在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城市,我采撷鲜花,寄寓无尽的思念。愿清风明月,携着这满捧的鲜花,将我的思念,带到他的身边 。父亲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和品质,如同春日盛开的繁花,永远在我心间绽放。</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4 清明</p> <p class="ql-block">泛黄的《健康报》纸张,承载着 1963 年 11 月 9 日的珍贵记忆。报上记载,贵州布依族青年医生郎家森,在山区医疗资源极度匮乏、自身经验不足的艰难情况下,毅然承担起为彝族妇女杜玉莲手术的重任。</p><p class="ql-block">二十二岁的杜玉莲,三年前腹内长了肿瘤,肚子日益胀大,患病第一年还坚持集体生产,一年后只能在家休养,近一年基本卧床。不久前被送到盘县人民医院时,她体质已很虚弱。经诊断,她患的是卵巢囊肿,需手术摘除。这是个重达五十二点五斤,且与腹腔有粘连的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手术在麻醉方法、切断囊肿蒂以及从腹腔中剥离肿瘤等方面都困难重重。</p><p class="ql-block">但郎家森凭借无畏勇气与精湛医术,和同事们经过周密安排与充分准备,开始摘除肿瘤。手术过程中,当肿瘤摘除后,病人因腹压降低呼吸突然停止,经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最终,他成功完成手术,将生的希望带给患者。</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一场医术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彰显着那个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如一盏明灯,照亮救死扶伤的漫漫征途。</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两位医生是:殷淑莹、万连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