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探春旅行*环岛骑行探秘兴隆咖啡园

大郑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大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472689</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8日,蛇年探春旅行,环骑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第17天,晨起由万宁市礼纪镇石梅湾画湾小筑民宿住地出发,骑行路上游览万宁市兴隆镇巴厘村景区与兴隆咖啡文化园景区,参观领略万宁兴隆正大咖啡文化园,体验咖啡文化,了解中国咖啡历史。傍晚离开景区骑行抵达万宁市南桥村,入住凯旋酒店,住宿费百度网下单¥80元人民币,全程骑行32公里。</p> 正大•兴隆咖啡文化园 <p class="ql-block">正大•兴隆咖啡文化园(原兴隆咖啡·正大产业园)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兴梅大道23号,是集咖啡加工、文化展示、休闲观光、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M1咖啡奇幻工场等共同成为海南新兴旅游地标‌。整合周边作为兴隆咖啡产业链的核心节点,整合周边资源,推动咖啡品牌国际化,提升国际影响力‌。</p> 历史渊源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其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是中国首个咖啡厂,承载着归国华侨引进咖啡种植的历史记忆。经过正大集团的改造升级,现已成为融合工业旅游与咖啡产业的现代化园区‌。</p><p class="ql-block">‌园区的发展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香饮所)的科研力量,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标准化等举措,推动咖啡产业从低产到高效转型‌。</p> 咖啡文化体验‌ <p class="ql-block">生产观摩‌——游客可通过全透明工厂参观咖啡从烘焙到包装的全流程‌。</p><p class="ql-block">文化展示‌——文化馆展示兴隆咖啡的起源、历史及海南华侨文化,游客可参与咖啡冲泡体验‌。</p><p class="ql-block">‌多样化设施‌——主题咖啡馆‌:十二星座主题咖啡馆结合MBTI人格测试,提供个性化咖啡体验‌。</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园区内保留鹿神古树、兴隆古井等历史景观,兼具人文与自然特色‌。</p><p class="ql-block">特色活动‌——包括咖啡烘焙课程、创意市集、咖啡主题节庆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咖啡的起源 <p class="ql-block">走进兴隆咖啡文化馆,了解咖啡文化的底蕴,探秘<span style="font-size:18px;">咖啡起源与传播关键历程——</span>咖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其历史融合了传说、宗教文化和贸易发展推动了咖啡的文化的传播。</p> 传说中的发现 <p class="ql-block">据传,公元9世纪左右,埃塞俄比亚的牧羊人卡尔迪(Kaldi)发现山羊食用一种红色浆果后异常兴奋。他将此发现告知当地修道院,修士们尝试用这种果实熬制提神饮品以支持夜间祈祷。尽管这一故事缺乏确凿文献支持,但它反映了咖啡早期在埃塞俄比亚的民间使用。当地人最初可能通过咀嚼咖啡果或发酵制酒来利用其提神效果。</p> 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与商业化 <p class="ql-block">15世纪,咖啡通过红海贸易传入也门。苏菲派修士将其作为夜间宗教仪式的辅助工具,帮助保持清醒。也门的摩卡港(Mocha)成为早期咖啡贸易中心,“摩卡咖啡”由此得名。阿拉伯人改进了咖啡的使用方式,首次烘焙并研磨咖啡豆,冲泡成类似现代咖啡的饮料。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控制咖啡贸易后,咖啡屋在伊斯坦布尔等地兴起,成为社交与文化活动的核心场所。</p> 欧洲的接纳与殖民扩张 <p class="ql-block">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将咖啡引入欧洲。尽管最初面临宗教争议(曾被称为“撒旦的饮料”),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亲自品尝后认可,加速了咖啡的普及。伦敦、巴黎等地的咖啡馆成为知识分子与商人聚集地,推动了启蒙运动和商业创新。荷兰人绕过阿拉伯垄断,将咖啡树走私至爪哇(今印尼)种植,开启了殖民地咖啡产业。18世纪,咖啡传入美洲,巴西凭借气候与殖民劳动力成为最大生产国。</p> 品种与全球化 <p class="ql-block">咖啡主要分为阿拉比卡(原产埃塞俄比亚)和罗布斯塔(源自中非)两大品种。阿拉比卡因风味细腻被广泛种植,而罗布斯塔因抗病性强常用于速溶咖啡。19世纪后,咖啡种植扩散至全球热带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p> 传入亚洲 <p class="ql-block">1453年,位于欧亚交界的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下。坊间纷纷流传奥斯曼帝国士兵手持一种神秘的黑水,才能连续三天三夜都不休息,赢得许多圣战。这种富有神秘力量的黑水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咖啡。</p><p class="ql-block">1616年被荷兰人运往荷兰本士的咖啡树苗因为无法适应北方严寒的气候,所以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因此荷兰人在1696年将其移植到锡兰,并于1699年将其移植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印度尼西亚成为亚洲首个大规模生产咖啡的国家。</p><p class="ql-block">作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麦地那以及耶路撒冷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城也吸引了大批东方穆斯林前来朝圣。而这些朝圣者在阿拉伯也有机会品尝到咖啡并屡次试图将其带出阿拉伯世界。早在17世纪,印度的穆斯林巴巴布丹在去麦加朝圣时,偷偷将七颗咖啡豆带出也门,运到印度南部,咖啡被传入印度。</p> 飘洋过海来到中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咖啡在中国的传播——</span></p><p class="ql-block">1884年英国人首先将咖啡传到台湾,台湾开始种植咖啡。1892年法国传教士欧拉•汉森将咖啡从越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关于咖啡种植的记载。目前我国的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国内的咖啡饮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晚清时期。随着国门的打开,咖啡开始出现在东部沿</p><p class="ql-block">海城市。晚清诗词中就有关于咖啡的记载,如当时流行于上海滩的竹枝词《考非》: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p><p class="ql-block">1887年咖啡到海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咖啡专电”中摘要:致南峒杨道。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发。欲在琼州种咖啡,以收外洋之利,其利胜于茶而不劳。此种何处寻觅、如何种法,张廷钧必知,可问该主事。速复。敬(本文史料除注明者外,均引自《琼崖文库•张之洞经略琼崖史料汇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8年,马来亚华侨邝世连带回咖啡种子,率先在文昌南阳石人坡村栽种;1908年,又有华侨在儋州试种咖啡……兴隆的咖啡名声在外,“咖啡”二字首入海南是在兴隆。</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起雀巢等品牌登陆中国,“速溶咖啡”成了咖啡的代名词,而进入21世纪一些国内外连锁品牌咖啡馆在国内的扩张,各星级酒店也纷纷将咖啡作为重要饮品推出,更是促进了国内咖啡行业的发展。</p> 现代咖啡文化 <p class="ql-block">如今,咖啡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商品(仅次于石油)。从意式浓缩到手冲,饮用方式多样化。“第三波咖啡浪潮”强调产地特色与制作工艺,反映了消费者对品质与可持续性的关注。咖啡屋文化持续演变,既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创意与社交的空间。</p><p class="ql-block">总之咖啡的历史不仅是饮品的传播史,更与宗教、殖民、经济及文化交流紧密交织,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充满活力的符号。</p> “太阳河”牌咖啡历史文化传承 <p class="ql-block">兴隆太阳河牌咖啡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密码,华侨归国与咖啡火种的播撒。世纪年代,东南亚归国华侨带着咖啡种子与南洋记忆回到海南兴隆。成立的兴隆华侨农场,成为新中国咖啡产业的摇篮。印尼归侨刘永祥将斤咖啡种子引入太阳河畔,开启了这片土地与咖啡的百年情缘。周恩来总理年视察时盛赞"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更让这片河谷的咖啡香飘向全国。</p> 古法工艺的活态传承 <p class="ql-block">成立的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太阳河咖啡厂前身),坚守东南亚深度烘焙古法。匠人在铁锅炒制时加入牛油、砂糖与海盐,让咖啡豆在℃高温中迸发独特焦糖香。这种"三添技法"使咖啡粉呈现深褐色油脂光泽,冲泡后无需奶糖即有醇厚回甘,成为归侨记忆中的南洋味道。</p> 文化符号的当代演绎 <p class="ql-block">太阳河咖啡早已超越饮品范畴,成为华侨精神的载体。咖啡厂内保留着刘少奇用过的咖啡杯、邓小平视察照片等历史物件,而新推出的"领袖情怀""华侨情结"主题礼盒,将咖啡豆与八角分享壶、椰雕滤杯组合,让每个产品都成为讲述海南故事的文创。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使老字号在跨境电商中创下年销万元的佳绩。</p><p class="ql-block">如今漫步太阳河畔,咖啡香气仍与年建厂时同样醇厚。从归侨的集体记忆到自贸港的文化名片,太阳河牌咖啡用七十载光阴证明——真正的经典,能在时代浪潮中酿出历久弥新的芬芳。</p> 兴隆被评为海南十大名镇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底,在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旅游局的指导下,由海南省文联、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以保护海南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海南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宗旨的海南十大文化名镇(村)评选活动正式启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隆作为候选单位上报后,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热带植物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自然生态、人文精神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所起作用进行实地调查,对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网上群众投票结果进行综合,历经三个多月,最终评定出海南十大文化名镇(村),兴隆榜上题名。冯骥才(总顾问)、洪寿祥、曹锡仁等专家担任了此次评选活动评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