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报恩寺 ‍2025.04.04

陈秉经

<p class="ql-block">四川平武县,位于川西北边缘,涪江上游,距离成都约280公里,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总人口 17.25万人。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平武报恩寺被誉为“深山故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早期建筑群之一‌,与青海瞿昙寺、北京智化寺齐名‌。</p><p class="ql-block">报恩寺占地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为清一色楠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群。寺内布局严谨,殿宇与亭阁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寺内古柏参天,有22棵500年以上树龄的古圆柏树,环境幽静古朴。</p><p class="ql-block">平武报恩寺是明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兼具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明代古城墙遗址,“通远门”位于平武县城西面,亦称“西城门”,始建于宣德五年(1430年)。现存城墙、城楼高大雄伟,气势恢弘,是涪江上游最后一道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虎将”薛文胜</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大举伐蜀,攻下成后,大夏政权随之瓦解。明洪武六年(1373年),土司薛文胜率众迎降,供给军储,指引道路,协助明军顺利平蜀,仍令守原职,同年十二月,钦命薛文胜世袭龙州知州,诏命奉训大夫。并喜称其为“虎将”。</p> <p class="ql-block">涪江上游</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城区,距绵阳市区约184公里‌。</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由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王鉴父子奉旨修建,历时20年竣工‌。</p><p class="ql-block">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经历了数百年风霜雨雪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仍能完好保存,据分析建筑群普遍使用楠木、斗拱、榫卯结构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前有一对经幢</p><p class="ql-block">经幢通高6米,幢身上用藏文鎸刻有《佛頂尊勝陀羅經》。</p> <p class="ql-block">狻(suan )猊(ni)(石猛兽),整体保持明代初期风貌‌。</p> <p class="ql-block">寺前的八字琉璃,整体保持明代初期风貌。</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的金水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