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渭南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报告</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渭南慈善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募资突破8000万元大关,惠及群众超42万人次,慈善项目覆盖密度跃居关中平原城市群首位。从(四新工程)维度汇报工作。”这是2025年3月26日渭南市慈善协会会长雷超武在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工作汇报。这一串串的工作成绩,感动了100多位参会的慈善会长们:“渭南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令人称赞。”</p><p class="ql-block"> 雷超武从五个方面,向大会报告了渭南市慈善协会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p><p class="ql-block"> <b>一、法治慈善新生态创新构建"三维普法"体系</b></p><p class="ql-block"> 高位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专家领衔的《慈善法》研学工程,形成"高端讲堂+文艺传播+云端竞赛"立体普法网络。特别打造《善行渭南》系列文化IP,组织17支艺术团开展百场巡演,首创"慈善戏曲擂台赛",吸引4万市民现场参与。开发的"慈善法典通"小程序,实现法律知识"扫码即学",覆盖全市85%中小学,相关经验获《中国社会报》专题报道。</p><p class="ql-block"> <b>二、幸福家园新范式打造"五链融合"模式</b></p><p class="ql-block"> 构建"市级统筹链+县级示范链+镇级枢纽链+村级服务链+云端管理链"五级架构。建成西北首个慈善幸福家园综合体,创新"积分制互助金"管理模式,505个幸福家园形成"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儿童托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特别是华阴市创造的"专业队建桥"模式,使慈安便民桥建设周期缩短40%,质量合格率达100%。</p><p class="ql-block"> <b>三、数字慈善新突破构建"双线双驱"募捐体系</b></p><p class="ql-block"> 线上搭建"秦慈云"渭南分中心,在"99公益日"期间创新"企业配捐+"机制,带动本地20强企业设立冠名基金,线上募资额同比提升60%;线下实施"百企兴善"工程,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特别在乡村振兴专场中,首创"项目路演+云端认捐"模式,单日募资突破500万元,创全省地级市新高。</p><p class="ql-block"> <b>四、文化浸润新实践创建"三全育人"机制</b></p><p class="ql-block"> 在校园慈善文化建设中,形成"全学段覆盖、全课程融入、全场景实践"体系。开发《善行渭南》校本课程,建立慈善文化示范校38所。临渭区"三结合五纳入"经验在全省推广,其"慈善小剧场""公益积分银行"等创新载体,使全市85%中小学实现慈善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b>五、组织建设新动能实施"强基工程"</b></p><p class="ql-block"> 构建"市-县-镇-村"四级组织网络,创新"四联工作法"(党建联建、项目联推、资源联享、考核联动)。特别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建立"能人治善"机制,选聘38名退休干部担任镇级慈善专员。华州区的"乡贤慈善理事会"模式,带动基层募资额增长200%。</p><p class="ql-block"> 雷超武表示,2025年重点工程:1. 数字跃升计划:建设"关中慈善大数据中心",开发慈善资源智能匹配系统。 2. 县域攻坚行动:实现慈善大会县域全覆盖,创建3个省级示范县 。3. 幸福家园2.0:打造50个智慧型幸福家园,开发"时间银行"互助平台 。4. 文化浸润工程:创作《渭水慈航》主题剧目,建设慈善文化主题公园各位同仁,站在渭水之滨回望,我们的慈善事业正如华山之巅的朝阳,既需攀登的勇气,更需坚守的恒心。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共同书写"善行天下、德润渭南"的时代华章,为黄河流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渭南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