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你感悟到什么#

阳春白雪

<p class="ql-block">清明,并非仅仅是扫墓!这些传承与感恩,你领会到了吗?</p><p class="ql-block">清明,是一个满溢诗意与追思之情的节日。当我伫立在墓碑前,瞧着父母用沾着露水的毛巾轻轻揩拭碑文,那动作轻柔得宛如对待世间最为珍贵的宝物。我突然意识到,清明,远非扫墓这么单一。</p><p class="ql-block">一、清明节,蕴含着最为质朴的感恩情愫</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清明被称为“感恩节”。古人会于这一日祭祀祖先,拿新麦制成面食,感恩祖先赐予的丰收;用柳枝编就花环,祈愿家人平安康健。如今,尽管祭祀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那份感恩之心却从未更改。有人在朋友圈分享已逝亲人的老照片,写下满含深情的文字;有人带着孩子前往烈士陵园,讲述英雄的故事。这些行为,皆是对生命的敬重,对恩情的铭刻。</p><p class="ql-block">二、传承,令清明更具意义</p><p class="ql-block">清明的传承,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有所体现。北方人会做艾草馍馍,把新鲜的艾草与面粉揉合在一起,蒸出的馍馍绿莹莹的,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南方人则喜爱包青团,以糯米粉为皮,豆沙或者莲蓉为馅,再用芭蕉叶垫底,蒸好的青团软糯可口、香甜宜人。这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除了饮食,清明的习俗也在持续创新。上海白领小陈每年都会带着家人去植树,她说:“种下一棵树,就如同给祖先营造了一个绿色的家。”成都的李爷爷则用短视频记录清明祭祖的过程,他说:“这样远方的亲戚也能看到,让传统文化在网络上得以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三、清明,促使我们重新思索生命</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清明宛如一场心灵的盛筵。它提醒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看看身旁的景致,陪陪家人。可以带着孩子去放风筝,让风筝携带着对亲人的思念飞向天际;可以和家人一道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于烟火气息里体会亲情的温馨。</p><p class="ql-block">行动起来,让清明更具温情</p><p class="ql-block"> - 教孩子折元宝,讲讲祖先的故事,让感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生长。</p><p class="ql-block"> - 制作清明专属手账,贴上老照片,写下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p><p class="ql-block"> - 发起“清明云祭祀”活动,邀请远方的朋友一同在线上表达哀思。</p><p class="ql-block">清明,是一个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节日。它让我们在追思里学会感恩,在传承中体悟文化的力量。愿我们都能在这个节日里,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与感动。#清明节# #天堂的亲人先辈# #清明节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