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

张全生(蒹葭苍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什么是“只有河南”</span></p><p class="ql-block">清明节去河南转了一圈,最引人瞩目的是在河南郑州戏剧幻城的四个大字“只有河南”。这四个字大概指的是只有河南具有,别的地方没有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我原来就知道,河南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产粮大省;还是一个文化大省。知道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人说一千年的历史看北京,三千年的历史看陕西,而五千年的历史则要看河南。</p><p class="ql-block">有史料记载以来,早至夏、商、周的人类活动,都在中原文明中有遗留的印痕。这儿的洛阳是历史上的六朝古都,也是大唐盛世的文化中心;而河南的开封,称为东京汴梁,则是大宋经济、文化繁荣的中心,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的这里。</p><p class="ql-block">下面仅就这次旅游的几个景点,简单谈一点儿自己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安阳殷墟的出土文物,是奴隶社会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展出的大量历史文物,包括司母辛大鼎、甲骨文以及蒸煮少女人头的青铜甗,还有大量的有活人殉葬的車马坑,既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也体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单独在王宫附近的妇好墓,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这位三千三百年前的小女子,说她集武则天、花木兰、杨贵妃为一身,还是被低估了。</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这些占卜文字中还有历史上最早的一张“请假条”:“子其疫,弜往学”。据说这里的“子”就是妇好和商王武丁的儿子。占卜是要看儿子的病重不重,能不能去上学。</p><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了解历史,我们还参观了位于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院内物藏丰富,这里有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等九大镇院之宝。通过参观,使我更系统、更直观的了解了河南在中原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真的是一座博物院,半部华夏史。</p><p class="ql-block">书法老师蔡酉辰见到殷墟甲骨文等文物的图片后,当郎赋诗一首,收录如下:</p><p class="ql-block">安阳殷墟(新韵)</p><p class="ql-block">汤始纣亡千古殷,洹河两岸起风云。</p><p class="ql-block">绝今烁古青铜器,惊世超俗甲骨文。</p><p class="ql-block">帝智有方朝易续,王庸无道稷难申。</p><p class="ql-block">封神演义曾参史,华夏文明乐道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戏剧幻城,历史文化的再次解读</span></p><p class="ql-block">戏剧幻城,是一处人造景观,但是设计者王朝歌等人在这里煞费苦心,利用真人表演和现代光影技术的结合,打造了一个全景式、沉浸式的戏剧主题公园,有二十一场戏剧,全方位的展现河南的历史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人文历史。</p><p class="ql-block">其中的《火车站》和《李家庄》以河南一九四二年的大饥荒为历史背景,展现了李十一、李十八这两个既是兄弟,又似父子的主人公,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体现的人性光辉,以及河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粮食生产的执着。</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再次上演了曹操马踏麦田“以发代首”的故事和苏轼一路贬谪的情怀。尤其是大型历史剧《梦幻剧场》则囊括了历史上与河南有关的重要帝王和历史人物主要事迹,令人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当然,导演在剧的开场白中就表述了“不要试图找毛病,戏剧就是戏剧,没有对错,只有喜欢和不喜欢。”这一让人不敢苟同的惊人理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造的文化公园,能够吸引人在这儿一直观看两天,并且是人满为患,无疑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复活的《清明上河图》</span></p><p class="ql-block">在开封,恰值清明节,清明节逛清明上河园,可以说是应时应景。</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复原的是《清明上河图》提供的场景,并且是按1:1的比例,真实的再现了大宋王朝最辉煌时期的建筑和风情。尽管入园门票价格不菲,但这里人头攒动,除了工作人员身着宋朝的服饰,很多游客也装扮成宋朝的小姐、官人、太太,让人大有重返大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里不断地上演着《枪挑小梁王》《宋江大闹汴梁城》《王丞相招亲》《杨志卖刀》等街头剧,还在汴京虹桥上表演了激动人心的烟花和人物高空喷火。</p><p class="ql-block">因为场景太多,一次怎么也不能看完,我们本打算第二天再去万岁山武侠城观看,无奈入园人数太多,排不上队,这次只好作罢,留点遗憾,给下次再来游览留下借口。</p><p class="ql-block">当然,这只是本次活动的几个片段,河南还有不少景点,有的是已经看过,在这儿不再赘述,也有的是有待今后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此次汴河乘舟,赋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游清明上河园</p><p class="ql-block">虹桥影淡汴云收,酒旆临风伴客游。 </p><p class="ql-block">一种笙箫吟宋月,柳丝系处是他舟。</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踏青赏景,您还有哪些见闻,也写岀来,与大家分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