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前,就和老妹约好了,清明节当天一起回老家,给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头等大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上班的地方距离老家有两百多公里,如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一年也就回老家两次,一次是清明,再一次是十月初一。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早早就和弟弟,妹妹联系,家里人能回去尽量回去转转看看。农历十月初一不是法定节假日,即便如此,我也要请假回老家祭拜逝去的亲人,其他人就因人而异。老妹和我同在一个城市居住工作,平时各自忙碌,偶有空闲,两家人一起吃个饭,增进一下感情,只要有时间就一起开车回长治看老妈。老爸在世的时候,还有所依靠,有时候借口工作忙,回老家就少之又少。老爸去世以后,作为家里的长子,就承担起回老家祭拜逝去亲人的重担。每到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和弟弟妹妹一起,陪老妈回老家走一趟,祭拜逝去的亲人,看望亲朋好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六点,我便醒了,赶快起床穿衣洗漱,再次查看昨晚收拾好东西是否有所遗漏,一切收拾妥当后,老婆已经做好早餐。吃过早饭后,也不着急,等着老妹的电话。在家休息,很少怎么早就起床,既然都准备好了,也没什么事可做,就站在十四楼的窗口近观远眺,看太阳升起,等城市苏醒。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让我从思绪中惊醒,老妹告诉我很快就到楼下,于是我拿上背包,急匆匆下楼与老妹汇合。</p><p class="ql-block"> 虽然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风雨还是不可预测,出远门还是要穿厚一些的衣服,以备不时之需。手机、充电宝也是必备的东西,不管在哪里购物消费,扫码支付方便的很。老妹给老妈买了她爱吃的太谷饼、还有好多水果,我本来计划在城里订几束鲜花的,再买这供品,老妹说回到老家县城再说,把钱花在老家不更好,我欣然接受。至于纸钱、香烛也想买,因村里防火管控很严,也不想给村里添麻烦,就不想那么多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车四人,车轮在高速路上疾驰,窗外的山桃花一闪而过,虽然车流量大,可没有拥堵,两个小时就回到县城。到了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一眼就看到三轮车上的枣糕,一层黄橙橙的软米面,一层红艳艳的甜枣,这可是我的最爱,让老妹停车,先买了半斤,给老妹品尝,然后让老板给我切了一小块,过个瘾再说,不是不想吃,是不敢吃。我知道老妈也喜欢吃,在老妹去买饮料的间隙,又顺手去买了一斤枣糕,还加了卖枣糕老乡的微信,以后要吃到正宗的吃枣糕、豆包,黄蒸,就方便多了。软糯香甜的枣糕不敢多吃,干馍卤肉一定要吃,清明节回老家的人多,干馍供不应求,好在我有熟人,每次回老家总要买干馍卤肉带回晋城,与家人、朋友分享美食,这次也不例外。见到熟人分外亲,卤肉还没切好,我就先拿一个刚出炉干馍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在县城买了鲜花、供品,还有走亲戚的礼品,就与从长治出发老妈汇合,顺路先去给姥姥姥爷扫墓祭拜,再回老家。现在回老家的路都是柏油路,而且不是一条路,新修的旅游公路更便捷,一直到村里。</p><p class="ql-block"> 刚到村口,就设有防火管控卡,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虽都是熟人,也要公事公办。停车后,和叔叔家孩子们一起去祖坟祭拜,带着铁锹,供品,鲜花等,一行十余人,浩浩荡荡,前往离村两里路的祖坟。到了坟前,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大家有的蹲下身拔去杂草,有的在给坟添土,摆上供品和鲜花。我跪着默默地在心里向老爸念叨着近况,说些“老妈身体还好”、“我过得还行,孙女的孩子会走路了”之类的话,可我心里清楚,老爸若在,会很开心的,四世同堂,岂能不乐。</p><p class="ql-block"> 对于老家,我在熟悉不过,门前不远处小溪,还在欢快的流淌,远处的大山杏花绽放,与翠绿的松树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坡下的一大块地已经平整好了,就等播种了,只是老房子没人居住,显得有些破旧不堪,一把大锁更是挡住了进门一看的冲动。站在大门口,想着以前的往事,尤其老爸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让我受益匪浅。老爸身前一直在城里工作,回家也不多,但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能帮就帮,能办就办,在村里很有威望。我清楚记得,有一年村里召集在外工作的老乡回村共议发展大计,老爸把在长治工作的老乡都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活动,还让在晋城工作的我也要参加,要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已经去世十二年的老爸,如今只剩下一座长满杂草的坟茔。</p> <p class="ql-block"> 祭扫完毕,因堂妹外出打工,妹夫请从孝义回来的二爷家孙子,两个堂弟及家人,老妈和我及弟妹们,去邻村仁胜开的饭店吃饭。饭后没休息,陪老妈去她娘家看望舅舅和姨姨。老妈虽已年过八十,可她老人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每次回到长治的家里,都能吃上她做的可口饭菜,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饭后再陪着老妈坐在沙发上唠嗑,听她絮叨老家的事,楼里发生的事。老妈的记忆清晰,家里人的生日她都牢记在心,谁过生日总是第一个打电话送上祝福。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千里总思源。年龄越大,对老家的感情就越深,也想多住一晚,可有许多的不便,只能是回也匆忙,走也不舍,又无可奈何。 回程时,因高速免费,尽然堵车,两个小时的车程走了三个多小时。回到家里,天已经黑透了,虽然有些累,心里很坦然。我知道,到了今年十月初一,也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条路上还会有我的车辙,且一如既往,乐此不疲,因为我不论身在何方,老家是我永远的思念和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