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地”和“可怕地”(文字版)

cxj

<p class="ql-block">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写小作文“爸爸保护我”。</p><p class="ql-block"> 孩子写了家里出现一只虫子,爸爸说虫子有毒,会伤害自己,让自己躲开,爸爸把虫子踩死了,保护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写虫子的时候,我问孩子:虫子什么样?</p><p class="ql-block"> 黑黑的,在可爱地爬来爬去……</p><p class="ql-block"> 我说,既然这虫子有毒,你写可爱地爬来爬去不如写成可怕地爬来爬去,这样才能使爸爸保护你合情合理。孩子就写了“可怕地”。</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迅速反思:可爱地,是孩子当时的观察,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可怕地,是我强加给孩子的主管感受,是不真实的。那么,就顺着孩子真实的思路指导孩子写作不行吗?</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马上把孩子叫到了身边,引发他思考,如果就是写虫子在可爱地爬来爬去,下文该怎么写。</p><p class="ql-block">  孩子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我庆幸自己后来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孩子们的真实感受真实观察体验,是我们做老师的应当保护的。特别是在写作文的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