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半才上课,我十二点半就到了。准备一下。结果,好几个孩子也来了。就临时给他们布置了“作业。”</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用没有参照图的贴图原材料自己组合的。是月光星空下的粉红色的小龟奇遇。</p> <p class="ql-block"> 这个男孩子给刚才那幅图写自己的理解和想象。</p> <p class="ql-block"> 女孩子自己也写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个男孩子也是自己随意组合贴图,做了军舰吧。</p> <p class="ql-block"> 正式上课了。孩子们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 做作业。</p> <p class="ql-block">苦思冥想。他的作业是选择几个必须有的家具,布置成一个家。</p> <p class="ql-block"> 他真不知道这个家里还要有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 她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再用画笔布置周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他喜欢的是金鱼。</p> <p class="ql-block"> 她喜欢的是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图形。</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 再一个一个上台大声解说自己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就来了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她的作业是:一片树叶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她她选择了这个主题。她的小树叶是围绕这个主题旅行的。</p> <p class="ql-block"> 她选了很多图案贴纸。</p> <p class="ql-block"> 她最后组成的旅行是:从家里出发,去了海边,公园,展览馆。体现了童年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还有十分钟下课,又来了一个,说是忘了上课。他听了女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讲解。复述了一遍。他用了“成长”这个词。我点评说:有快乐,但并没有“成长”,一路都是吃喝玩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但是,确实很快乐。两个孩子若有所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