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风采——卫生队大院里的故事(四十八)——记一营一连卫生员:朱国荣

永乐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战友相聚的时光里,朱国荣同志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他见解独到而不随波逐流,行事缜密而不好高谈阔论,为人务实而不尚虚华,更难得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以踏实可靠的力量。这样的品质,在当今实属难能可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朱国荣同志怀揣报国之志,光荣入伍,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这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年轻战士,朱国荣从新兵分配到卫生队工作,经过卫生员三个月的学习培训合格后,分配到一营一连担任卫生员。他身高1.69米,面容清秀,肤色白皙,脸上总挂着温暖和煦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部队服役期间,朱国荣同志为人谦逊低调,勤奋好学,并利用王志峰军医送的军医大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书籍,细细苦啃了好几年。同时靠自学和经验积累,以精湛的医术悉心照料战友们的身心健康,还常常利用自己的专长,为驻地百姓义务诊治疾病。他耐心细致、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担当与情怀,赢得了战友和群众的一致赞誉。他的无私付出,为军旅生涯增添了动人的光彩,也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温暖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一年,驻地村里有个孩子突发重病,面黄肌瘦,整日捂着肚子痛苦不堪。朱国荣得知后,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赶了过去。他仔细检查症状,经常守候调理,熬药换方从不懈怠。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孩子终于康复如初。感激不尽的家人特意送来一面锦旗,红绸上"仁心妙手,军民情深"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义举很快在部队传开,朱国荣同志受到部队的嘉奖。授奖那天,他身着笔挺的65式军装,领章鲜红,精神抖擞地站在队列前。那张洋溢着自豪又不失谦逊的笑脸,连同他治病救人的故事,永远镌刻在了战友们的记忆里。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展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良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国荣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来到卫生队,为连队领取补充消耗的药品;到了卫生队,他首先会向刘树春队长汇报一个月来连队全体指战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用的什么药多些,可能会出现的什么问题等等,同时也得到了卫生队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可以说,他每来一次卫生队领药,医疗防病知识都是一次质的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朱国荣同志光荣退伍返乡。带着军人特有坚韧品格的他,不安于现状,继续拼搏求学,1986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同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函授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2年朱国荣由市教委初教科副科长转岗到市交通局,由于没法取得交通执法资格,又于同年考取福建师范大学攻读法学专业,2004年毕业,获得国家交通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他不骄不躁,毅然选择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三尺讲台到交通执法岗位,朱国荣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他像在部队时一样,把每一个岗位都当作服务人民的战位。在教育系统,他诲人不倦;在技术监督部门,他秉公执法。无论身处何地,他都以务实的态度、踏实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位永远的老兵,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他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成为战友们引以为豪的榜样,更激励着年轻一代接续奋斗。正如乡亲们所说:"国荣走到哪里,就把军人的好作风带到哪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到家乡后,朱国荣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军人的优良品质。他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用他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解决问题。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大厅里,他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次战友聚会上,朱国荣与当年卫生队的军医黄亦成,站在一起,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军旅岁月。他们的笑容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友谊。那些年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解甲归田后的朱国荣,怀着对军旅生涯的深厚感情,积极投身战友联谊活动,成为五师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纽带。作为福建泉州战友协会秘书长,他像当年在卫生员岗位上一样细致周到,为战友们搭建起沟通情感的桥梁,编织着互帮互助的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次战友聚会,总能看到他手持摄像机的专注身影。他时而蹲下身寻找最佳角度,时而踮起脚捕捉动人瞬间。那"沙沙"的磁带转动声,记录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一段段永不褪色的战友情谊。他说:"这些影像,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要留给子孙后代看看他们父辈的峥嵘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卫生员到摄像师,从救死扶伤到记录真情,朱国荣用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诠释着"一日为兵,终生是兵"的赤子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隔四十多年后,在福建泉州战友聚会期间,六位昔日的卫生队战友站在一起合影留念。他们彼此之间的情谊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国荣作为其中的一员,始终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共同回忆过去的点滴,分享各自的生活,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让人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山东的春日聚会活动中,朱国荣与爱人站在盛开的紫藤花下合影留念。他手中拿着一台相机,准备拍照。他们夫妇正在欣赏盛开的紫色花朵,并开心地摆出姿势让朋友帮忙拍摄照片。这一幕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美好,展现了朱国荣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山东的战友聚会活动中,朱国荣与同年入伍的马明义(中)及阎军两位战友站在火山岩石墙前面合影留念。他们站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部队的时光,那种坚毅和勇敢依然在他们身上闪耀。他们共同回忆过去的岁月,那份战友情谊在他们心中永远燃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成都战友聚会活动中,朱国荣与吴春秀(中)及杨卫生两位战友并排站立在一起,在一家店铺门前拍照留影。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情谊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让人感受到战友之间那种无法割舍的情谊。他们共同回忆过去的点滴,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让人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国荣与战友牛力平(中)及陆有亮在一起合影留念。朱国荣这位战友的楷模,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品质和精神。他不仅在部队中表现出色,回到家乡后,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为家乡的发展和战友的情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铁血军魂,岁月长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朱国荣战友的诗词所想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国荣战友,曾是我们卫生队中默默发光的卫生员。在一连的岗位上,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敬业的真谛。面对受伤的战友,他争分夺秒,凭借精湛的医术与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将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连队为其记功,这是对他功绩的有力褒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退伍回到地方,他被选送师范学院深造。组织部门看重他的能力,有意重点培养,然而,他却毅然拒绝了仕途的邀约,选择做一名普通干部,扎根基层,为百姓服务。在他心中,官职与钱财皆为浮云,为人民谋福祉才是一生的追求。无疑,他是高尚的,是五师培育出的杰出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时光长河悠然流淌间,往昔的军旅岁月,恰似熠熠星辰,镶嵌于记忆的浩瀚苍穹,化作心底永恒的眷恋。每当今日的思绪飘向那段峥嵘岁月,北疆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在心头翻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疆的冬天,风雪冰封,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肆意切割着每一寸空气。但青春的生命律动,宛如熊熊燃烧的烈火,在冰天雪地中热烈跳跃、激情沸腾。身着征衣的我们,怀揣炽热的梦想与坚定的信念,以青春和热血,镌刻下军旅生涯独一无二的印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人感慨岁月如歌,有人喟叹生命苦短。但那段军旅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首跌宕起伏的壮丽史诗?曾经,我们天各一方,本以为关山阻隔,人海茫茫再难相见。幸得有心人穿针引线,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筑起心灵的港湾。战友间的情谊,在时光的磨砺下,愈发纯粹、深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安城墙,承载着千年的厚重历史,每一块古老的砖石,都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包头钢城,闪耀着炽热的国民意志,熊熊钢火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些地方,我们历经风雨洗礼,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坚毅,共同铸就了一代卫国戍边的铁血军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们分散在各行各业,有的身处体制内,有的活跃在商海,有的扎根在田野。当银须白发悄然爬上鬓角,回首过往,一切功名利禄都如过眼云烟,消散无踪。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来自同一座军营,是永远的铁血兄弟。这份情谊,穿越时空的界限,历久弥新,在生命的长河中,奏响一曲永不落幕的赞歌,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董公约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朱国荣战友的赞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