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庄采风记行</b></p><p class="ql-block"><b> 武江波</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早春季节,虽已春暖花开,但仍有料峭寒风。应文友王子墨老师邀请,我们同心读书会一行九人,决定赴山西运城稷山县的清水庄村采风。可惜临行前,同心读书会组织者周俊芳老师,因需参加省作协活动去不了了。她嘱咐我最好推迟几天,因为气候尚不稳定,而我身体不好,出行应注意天气变化。如去,也不可太劳累了。我因刚刚写毕《乡村是我们的故乡》一文,正沉浸在乡村振兴的思绪中,所以还是按期启行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清水庄时,朋友王子墨老师及村里干部和回乡之村贤等一众朋友,已在党群活动中心门前迎候,王子墨老师特意穿了件鲜艳的红色上衣。主宾寒喧后立即进入主题,村干部田小彦先生介绍说,清水庄位于稷山县北部城郊,全村一千七百多口人,交通便利,在城市化的浪潮中经济发展良好,成为了振兴乡村的一个样板。退休返乡的中学教师刘文鸿介绍说,村人在日常劳作中,发现了几处灰土坑,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尖水瓶”等文物,说明村庄起码有六千多年历史了。另外,见面会上还放映了村里的视频资料,展示了清水庄各个方面的成就。 </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观摩了学校。这座学校座落在村中心位置,有8500多平米,崭新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桌椅、舒适的宿食环境,特别是高标准配置的教学器具,让大家耳目一新,交口称赞。面对如此好的教学条件,大家情不自禁的上台在电子白板上书写,在台下课桌前稍坐,体验高科技带给人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坐在课桌前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于是在临时当导游的音乐老师带领下,纵情合唱起了《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每个人都唱的激情高涨。大家深刻感受到,怨不得这里学生成绩好,是因为这里的教育条件好;怨不得村里能留住人,是因为下一辈教育有保障,围着孩子转的大人们自然就留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学校,我们又走进一个大院子。院中栽着好多的树。由于正是春季,树上都开满了花,有的殷红,有的粉白。许多老人正在院中晒太阳。原来这个院子是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实际已变成养老院了。村里的老人大多生活在这里,有可聊天的老友,有各种贴心的设备保障生活安全,使老人得以安度晚年,为村人解决了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离开日间照料中心,我们又进入水峪家园,参观村民居住的单元楼。小区的环境和城市的一样,甚至村民的居住条件,比城里人更宽敞,更坚固,更踏实。而且村民坐在自家客厅的窗前,可以近观田园风光,远眺重重叠叠的山峦,真是比城里人还多一份惬意。</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参观了村后山根下的水源地。那是吕梁山脉峪口的一片水洼,据村干部讲,泉水不管旱涝,从没中断过。所以村子起名叫清水庄,村子里的住宅小区叫“水峪家园”。村庄背靠吕梁山,依傍山泉水,面向茫茫大地,显得脚踏实地,给人坚实有力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村庄书画室,王子墨老师留下了鲜红热烈的牡丹图和清雅动人的墨竹画,大家争相收藏。崔富春老师则奋笔疾书,用苍劲有力的大字留下了对村庄的精彩概括:</p><p class="ql-block"> 党旗焕彩映村新,</p><p class="ql-block"> 企村连心富路伸。</p><p class="ql-block"> 和美家园春永驻,</p><p class="ql-block"> 小康光景醉乡人。(《清水庄振兴吟》;</p><p class="ql-block"> 永祥宏志绘桑榆,</p><p class="ql-block"> 倾资千万筑学庐。</p><p class="ql-block"> 播得春风化时雨,</p><p class="ql-block"> 山乡桃李自成途。《赞稷山永祥公司兴教助农》;</p><p class="ql-block"> 他还为村里日间照料养老中心和学校书联:夕照暖巢/慈心倾注千般照料/桑榆乐土/笑语融成一样欢颜(养老院联:颐养天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联);为村干部田小彦的家题字为“家和业兴”,寓意家和业联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出版的书籍,如毕福堂老师带着他主编的杂志《当代诗人》《九州诗文》;我带着我主编的杂志《文化晋中》,还有我的散文集《闲爱孤云》;张元明老师带着他的《张元明诗文集》;王子墨老师带着他的《晋中漫墨》漫画集。我们就在村书画图书室,把这些书赠送给了村里。</p><p class="ql-block"> 晚上,村里与我们联欢座淡,毕福堂老师用诗歌写下了自己在学校课堂的感受:请求/毕福堂</p><p class="ql-block"> 我以六十多岁尊老爱幼的特权</p><p class="ql-block"> 以驱车四百一十公里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严重地 强烈地请求一一</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的</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最好的双规制农村寄宿制清水庄小学</p><p class="ql-block"> 让我曾经的童年重上一堂课</p><p class="ql-block"> 手机百度搜索“童年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是6一12岁的小学阶段</p><p class="ql-block"> 而五十多年前我的透风露雨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打着补丁的书包总是落汤鸡般在寒风中颤抖</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书声琅琅太单调了</p><p class="ql-block"> 翻来覆去就一个叠音 饿 饿 饿 饿</p><p class="ql-block"> 洋油灯吝啬的像蚕豆明灭在字列行间</p><p class="ql-block"> 半截橡皮总也擦不掉贫穷的家境</p><p class="ql-block"> 当年曾经的小学时代与眼前的情景差别太大一一</p><p class="ql-block"> 今天 这里的教学条件 硬件实施</p><p class="ql-block"> 十里八乡堪称一流</p><p class="ql-block"> 宝贝们的住宿全部免费</p><p class="ql-block"> 吃饭方面皆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配餐</p><p class="ql-block"> 肉 菜 蛋按营养比例配好悉数送来</p><p class="ql-block"> 可口的一日三餐只收不到10元钱</p><p class="ql-block"> 更为感动的是</p><p class="ql-block"> 每每开饭之际</p><p class="ql-block"> 生活老师先把孩子们的汤碗一一端上 摆好</p><p class="ql-block"> 以防宝贝们滑倒 烫伤 </p><p class="ql-block"> 考虑的何等细微 </p><p class="ql-block"> 一招一式父母般关怀备至</p><p class="ql-block"> 不是亲生胜似亲生</p><p class="ql-block"> 不是骨血胜似骨血</p><p class="ql-block"> 清水庄小学啊</p><p class="ql-block"> 看看这一行人滿头的白发</p><p class="ql-block"> 这爷爷奶奶 姥爷姥姥辈的滿脸的皱纹</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当年是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就让这双双的羡慕 感叹 </p><p class="ql-block"> 弥补一下缺憾吧</p><p class="ql-block"> 让他们端坐在课桌上听一堂课</p><p class="ql-block"> 给年轻的老师敬一个礼</p><p class="ql-block"> 抬手 梦中呢喃了一千次的童年又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再系一条”六一儿童节”的红领巾</p><p class="ql-block"> 牢牢地打一个结</p><p class="ql-block"> 再打一个结</p><p class="ql-block"> 2025.3.30日于稷山县清水庄小学</p><p class="ql-block"> 他的诗由韩莹女士倾情朗读,听得我眼眶湿润,心潮起伏。再看座中,村干部田小彦早已泪水喷涌,声音哽咽,堂堂八尺男儿,北京卫戌区军人出身的硬汉已快哭成了泪人。那些建校、兴村的艰辛,酸甜苦辣的滋味,都涌上了他的心头,百感交集,他能不动情吗?真正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事者最为心肺震颤! </p><p class="ql-block"> 虽只在清水庄停留了短暂两日,我们告别时,村干部和众村友仍有点依依不舍,一再叮嘱,希望我们再来。我的耳畔回响起座谈会上,王子墨老师激情高歌的《一壶老酒》。我非常喜欢听他那浑厚高昂、充满感情的声音和能荡起来的节奏。昨天他又加唱了《再见了,大别山》,那些依依惜别的词句,更增添了我们难舍难分的感觉: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 </p><p class="ql-block"> 回首清水庄,背靠植满绿树的吕梁山脉,绿树又护养着那汪清泉。那常流的泉水,代表着村庄欣欣向荣的生活,人物辈出的兴盛,生生不息的血脉。我们在那里留下了难忘的采访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4.3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