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在我的记忆深处,外祖父就像一本厚重的线装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和知识的沉淀。<br><br> 外祖父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夜幕降临,家里那昏黄的油灯便会被轻轻点亮。一眨一眨的灯光摇曳在小小的房间里,映照着外祖父清瘦而专注的面庞。他坐在那张老旧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发黄的书,开始了属于他的“夜读时光”。<br><br> 说是读书,实际上更像是吟唱。外祖父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抑扬顿挫,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生命,从他的口中流淌出来,在这静谧的夜晚里回荡。那时的我们年纪太小,完全听不懂他读的是什么内容,只觉得那声音像是一首神秘的歌谣,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能让我们原本躁动的心渐渐安静下来。<br><br> 那些线装书,都是用发黄的纸竖着排版印刷的,带着一股陈旧却又迷人的气息。书页因为被反复翻阅,边角都已经卷起,泛着淡淡的黑色。在这些老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愚公移山》这样的故事。当外祖父吟唱着关于愚公的篇章时,我们几个孩子围坐在一旁,眼睛里满是好奇。<br><br> 我常常会盯着那竖排的繁体文字发呆,想象着那一个个方块字背后隐藏的奇妙世界。我试图去辨认那些字,可大多时候都是徒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些老书的好奇,我们会趁外祖父不注意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拿起书,轻轻翻动着书页,感受着纸张的粗糙质感,仿佛在触摸着历史的痕迹。<br><br> 外祖父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好奇,他会在读完书后,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书中的故事。他用那略带沧桑的声音,将愚公的坚韧、智叟的短视娓娓道来。我们听得入了迷,仿佛跟着愚公一起,挥舞着锄头,一筐一筐地搬运着山上的土石。那一刻,我们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感动,也第一次明白了坚持和信念的力量。<br><br>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离开了外祖父的身边。那些在昏黄油灯下听外祖父读书的日子,也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外祖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外祖父讲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想起他在油灯下读书吟唱的模样。<br><br> 我知道,外祖父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发黄的老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就像一座灯塔,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照亮着我前行的方向。 <br><br> (图文作者: 王家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