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爱好忧思录

退休升活

<p class="ql-block">尤梦韧的生活与文学</p><p class="ql-block"> ——写在矿区文联成立15周年座谈会之后</p><p class="ql-block">在集团公司迎宾馆参加矿区文联成立15周年座谈会。文联副主席主持,文联主席对文联15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宣教部长对下一步的文联工作作了安排。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参加座谈会。报社参会的记者写了文字报道,尤梦韧拍了照片。随着企业的命运走衰,如今文联不再。但当时参加此会,尤梦韧的以下联想,可记一笔。</p><p class="ql-block">——矿区文联成立于喀斯特矿。召开了庆祝大会,王朝闻、杨长槐等著名学者莅临,黄天虎等著名书画现场献艺。尤梦韧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幸得黄天虎赠送的一幅《赏梅图》国画。每当看到这幅画,便不由地想起隆重的仪式。还想起,15年前的8月,自己是宣传科的一名通讯干事。仅过年后的11月,被宣传科长优化淘汰。幸落脚在矿工会。直到如今,尤梦韧还没搞明白,他踏踏实实地爱岗敬业,为什么被洗刷出宣传科?又记得,市作协在地方上举办一个文学讲习班,也是这位科长,不让尤梦韧参加。类似被卡脖子有过几次。但调换一个角度思考,怪你尤梦韧太不会来事——不但不会像别人那样迎合、讨好头儿。在某些方面固执己见,不遵从领导。白痴一个,谁个官人欢喜?</p><p class="ql-block">——在宣传科优化组合被淘汰,恰又是好事被工会主席伯乐相马看中。在工会,尤梦韧更加珍惜工作,坚持自己的爱好,努力自己的努力。15年来,虽没什么大作,仍然小打小闹,有上百篇小文艺作品见诸报刋。现在报社,产生过几次念头,必须弄出大点的东西。尤其是在总编这个位置,更需要作品说话。惟有这样,才可以彰显自己的才气和魅力。当然,前提必须干好本职工作,力求把“主要领导的满意,是自己工作的追求”。否则,将是“扁担挑缸钵,两头滑脱”,亦或鸡飞蛋打,一切现完。</p><p class="ql-block">——文学之心不死!今在家里特意翻看自己收集、剪贴的报纸杂志,在2001年5月28日中国煤炭报创办的《今天周刊“视点专版”》,看到煤矿作家谈煤矿文学。摘抄部分,从飨胃觉,安抚心灵。</p><p class="ql-block"> 写作是对命运的一种反抗方式。煤矿工人环境恶劣,人性受到压抑,自然就会涌现出一批反映煤矿生活的作家。(郭永跃)</p><p class="ql-block"> 在阴冷潮湿黑暗的800米深处,走窑汉们的躯体决不是一台挖掘煤炭的机器。他们有灵魂,有思想,有爱憎,有追求。他们的血液在原煤流泻的同时,也宣泄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构建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刘云生)</p><p class="ql-block"> 在解决温饱以后,经常感到有一肚子的苦闷,惟一能让自己感到找回一点心理平衡了,就是文学。(金永明)</p><p class="ql-block"> 国家对煤矿的关注不但是生活的,感情的,更应该是心灵和人性的,只有如此,我们的作品才能够引起煤矿人的共鸣。虽然煤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煤矿人的社会地位却不高,这是正常的。(李仁堂)</p><p class="ql-block"> 写煤矿工人,不要简单只写井下,而要关注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工人(煤矿职工大多来自农村,好多家庭目前是“一头沉”,家庭成员大多住在农村,休班还要回去种地),要写写这类人。总之,作家的眼光要开阔。(郭永跃)</p><p class="ql-block"> 煤矿是作家的一个富矿,煤矿和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文学表达人性,煤矿的人比其他人群更加遮掩,因为文学要表现死亡,煤矿的自然灾害严重,因为文学要表现爱,煤矿是个并不缺乏爱的地方。煤矿作家只有关注现实生活,进行感情积累,才能不断创作。写作时要调动感情的积累,作者应该不断的去进行感情体验,要有对煤矿文学的超越意识,要有“同感”。(刘庆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