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陈列馆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龚洪飞

<p class="ql-block">  皖南大地的四月,原野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大地沐浴着春光,万物生机勃勃。迎春花枝头缀满了黄色的花蕾,随着拂来的微风轻轻地晃着头。我漫步在桃花盛开的小径上,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远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映入眼帘,那座古老的塔楼静静地伫立在天际线下,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每一步都让人不禁想起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烈们。</p> <p class="ql-block">  一位小男孩身着红色的上衣,肃立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前,他神情专注地留下了自己稚嫩的身影。我希望他能继承革命先辈的英雄本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p> <p class="ql-block">  在烈士陵园的广场上,我驻足于一块黑色弧形纪念碑墙前,上面镌刻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这些文字如同历史的回声,将那段悲壮的历史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我默默伫立,向这些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新。弧形的纪念碑墙的一侧是周恩來的题词。在1941年1月17日夜,周恩来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挥笔写下了“为江南死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四言挽诗。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乐观与坚定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高耸入云,庄重而威严,它矗立在陵园中央的最顶端,仿佛是无数英魂的化身。纪念碑上篆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站在它面前,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肃穆与敬畏。这里不仅是纪念先烈的地方,更是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在陵园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尊铜像雕塑,四位身着军装的战士并肩而立,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庄重。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为了正义与自由而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宽阔的广场上,我望向远方的建筑群落,背景墙上写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铭文,更是对无数英烈的深切缅怀。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任思绪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门上方挂着一块蓝色底纹金色汉字的牌子,上面写着“皖南事变陈列馆”。走进馆内,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不禁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  进入陈列馆的大厅,正中间的红色幕布上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展”。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不易。</p> <p class="ql-block">  在一幅描绘历史场景的艺术作品前,我久久伫立。这幅作品展现了新四军北移部队渡过青弋江的情景,画面中的树木与岩石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墙上的文字记录着这段英勇的历史事件:“夜渡青弋江”。</p> <p class="ql-block">  战争场景模型栩栩如生,士兵们手持武器,在战场上激烈战斗。这些模型让我仿佛亲历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们的无畏。</p> <p class="ql-block">  汪家祠堂——叶挺指挥强攻茂林之东东冲岗之敌未克。黄昏,叶挺在汪家祠堂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甩开茂林之顽军144师,沿东流山麓经石井坑、大康王,于泾县城、丁家渡之间渡过青弋江至孤峰,仍由铜陵、繁昌间北渡。</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模拟的山洞环境中,我看到了一些假人的模型。他们或站或坐,仿佛在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p> <p class="ql-block">  一幅照片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场景,一位新四军战士正在给当地的老百姓分发粮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始终是支撑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站在陈列馆的大门前,抬头望向那块写着“皖南事变陈列馆”的牌匾。背景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延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