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龙寺位于太原市天龙山的半山腰处,四周山峦起伏,环境幽雅,是北齐、隋、唐、明、清时期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佛教寺院。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古朴庄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古朴庄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次第升高,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建有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大雄宝殿和千佛楼,两侧建有钟鼓楼、东西配殿文殊殿、普贤殿,寺庙东侧为禅堂院、九连洞和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供释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为法身佛,名 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称卢舍那佛;右为应身怫,是释迦牟尼佛。寺的东侧有钟楼,后部有禅堂院、九莲洞,是僧尼的修禅处与宅院。寺的西侧有北汉建的千佛 楼,存珍贵的《千佛楼碑记》石刻。寺周散存十余通记事碑石,记载着寺的兴废。</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东魏大丞相高欢(尊称北齐“神武皇帝”)将晋阳设为别都,修建晋阳宫,在天龙山修筑避暑宫。高欢信奉佛教,开始在天龙山大修寺庙石窟。天龙寺即始建于北齐时期,原名为圣寿寺。</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始建年代:天龙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由北齐皇帝高洋主持修建,后经隋、唐、五代等朝代扩建,形成后来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佛教地位: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佛教修行地,是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 北齐创建:天龙寺最初由北齐孝昭帝高演兴建,原名“天龙寺”,后改称“圣寿寺”。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室供奉的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隋唐兴盛:隋代扩建,唐代达到鼎盛,与天龙山石窟共同构成佛教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近代劫难:20世纪初,天龙寺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文物被盗凿流失海外。</p><p class="ql-block"> 现代修复:近年来经政府修缮,部分建筑和造像得以恢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天龙寺内古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魄雄伟。寺门前的“蟠龙奇松”更为天龙山一绝。 其中力上、佛像、胁侍诸像,雕技甚为精美。</p> <p class="ql-block"> 天龙寺呈现了山西佛教历史的沧桑,也呈现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漫漫长卷中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天龙寺与周边石窟、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一处融合宗教、艺术与历史的旅游胜地。是游客了解北方佛教历史文化的观赏景区。</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于太原市,简介摘录百度百科 202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