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容地老去</p><p class="ql-block"> 周末,晏起。饭桌上的手机响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拿起一看,是个骚扰电话,平时听到这悠扬温暖的旋律都舍不得接,这回正好,你就尽情的骚扰吧,最好别停。</p><p class="ql-block"> 把“最美不过夕阳红”设为铃声,是想让每一次来电都充满诗意和美感,提醒自己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至于在夕阳的路上能走多远,走得是否从容,完全取决于体魄和心态。体魄要康健,心态需从容。就像夕阳的余晖洒在心田,即便是在人生的黄昏阶段,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我这么想,是不是像个老小孩儿了?老小、老小,指的是老人与小孩,老话称“童叟”或“黄发垂髫”。将老人和小孩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都是弱势群体,需要关怀和保护。尊老爱幼的美德,中华民族已传承了几千年,如今,爱幼是越来越好,可尊老就差了不少层次。有个说法,叫小贵老贱。</p><p class="ql-block"> 儿童是花朵,鲜艳芬芳,生机蓬勃;老人是夕阳,余晖虽美,终近日暮。用时髦点话说:老人的颜值不高,“待遇值”也就上不去了。君不见每到放学,从幼儿园到中学门口,被鹅颈般伸头探脑迎候宝贝的家长们,桶箍般围起来。再看看大学新生入校,爹娘不远千里跟去铺床叠被,有的干脆留下来陪读,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厚待老人的场景就少了,而状告儿女不孝的例子屡有见闻。年前,我居住的小区要给老年人盖一栋敬老康养的院所,才开始规化,就遭到小区住户的强烈反对。</p><p class="ql-block"> 眼下,盘锦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45万。从六十花甲到百岁期颐,有低龄老人,高龄老人,还有近百位的高高龄寿星。七十小弟弟,八十不稀奇,九十多来兮。“小弟小妹”身体尚健、余热尚存,或继续工作,或含饴弄孙,或跳广场舞,或琴棋书画打打太极。“老哥老姐”年老力衰,他们多是医院的常客,现状不容乐观。吃的很少,也不下力去做,一日三餐的买、洗、烧是沉重负担。年龄再大一些的,老态龙钟,失智失能的也有不少,需要有人照料。还有些特殊家庭,如失独的、空巢的老人麻烦更大。小孩从呱呱坠地到成人,不过十几年工夫,这个过程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老人日薄西山,寿数各有长短,身体各有好坏,“走法”更是千奇百怪,或撒手爽快或牵丝攀藤。老龄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世界级的,各国都在破题。</p><p class="ql-block"> 老人不易,不易则思变,“变”不能靠等。宏观政策的制定在于政府,但是端正养老观念在于老人自已。提升老者尊严,把变的根基植在自身。低龄老人抓紧夕阳时光积极“充电”,以文化养老,以艺术养老,以科技养老。留点时间,留点余钱,该唱就唱,该跳就跳,该游就游。别贪小,别过分节俭,千万别当守财奴。有对地质师夫妇,年过七十,儿子是外企高管,年薪五十万。老两口省吃俭用,说是给孙子攒钱。另一对“旅游达人”老头74岁,沈阳下乡青年油田工作;老伴68岁,油田子女。他俩退休后的乐趣就是旅游,今天走西口,后天下扬州,一会儿飞海南,一会儿到草原,一年到头东游西逛,南征北战……立在4700多米卡子拉山垭口,气不喘,腿不软,还能举着摄像机360度转拍。看人家活得多洒脱。</p><p class="ql-block"> 活得开心,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小弟小妹”体力精力尚足,留点时间给自己;“小哥小姐姐”基本能自理,留点余钱给自己;“老哥老姐”最好捏住老本,靠人照顾时没钱不行。尽管老人们的精力、财力、文化各有不同,但是自尊、自爱是一样的立身前提。要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则,这是老人的护身符,自身有了免疫力,什么电信诈骗、长生不老药等明枪暗箭都射不进你的金刚之身。</p><p class="ql-block"> 传说嫦娥偷吃了长生果,飞到月亮上下不来。“寂寞嫦娥舒广袖”,广袖舒得再美却没人欣赏,这日子不好受,还是人间好。俗话说:老不可拒,死不可逃,当生命的列车驶向暮年的站台,我们终于明白:从容老去,是对生命循环的尊重,是接纳不完美的勇气,更是与生活握手言和的智慧。时间从不偏袒任何人,却赋予了我们在流逝中领悟生命真谛的机会。此刻,放下对往昔的眷恋,不再担忧未来的未知,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找寻生命的富足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从容老去,就是让生命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最纯粹、最本真的光芒。那就让我们在人生的晚晴中优雅从容的老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