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追忆在上海参予微电影 【 喋血花季】Micro Film – Above the sea拍摄的往事,该片于2012年夏在松江车墩片场拍摄,虽己是近13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这是个人难得的经历,尤其当时己年过花甲,与热爱电影的小朋友因缘际会,相逢相遇,合作愉快,成为忘年之交。当时保留了一些相片,可惜拍摄现场的灯光阴暗,拍摄的不太理想,不够清晰,重整编辑放至美篇,聊胜于无,也是永远的念想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成为目前最“潮”的视听样式,题材丰富、成本低廉、制作精巧、收视方便的特点,使它一下子就红红火火,就像咱们60年代最流行的迷你裙,短而诱人。“微电影” 应运而生,特别能吸引“微民”的眼球。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就成为“微电影”牢不可破的“微三角”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喋血花季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四位研究生合作的“微电影” 毕业作品:Lily Niu是制作人、Keola Racela兼任编剧和导演、J P Carey摄像、Daniel Nickson是第一副导,他们专诚由纽约飞来上海开拍,真是有劲!四人帮中的Lily上海出生,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其他三位,全是不谙中文的纯老外,不远千里而来,大胆的拍摄完全不同生活背景的故事,想来必有“远”因。据说该校某教授虽非华裔,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在课堂上介绍了多部三零年代的电影,学生们深受影响,并对旧上海的风情产生浓厚兴致和憧憬,四位同窗分工合作,有志一同,正是一“拍”即“合”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部戏的开拍,都是累积许多人的心血和梦想,Lily 必然是家学渊源,她母亲郑敏女士特地由洛山玑飞来为爱女助阵,郑女士早年在国内时,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制片和导演,Lily虽从小在国外长大,骨血里早就埋藏有“电影人”的种子,终于在这次制片中开花结果,有了母亲的帮助,更是如虎添翼,目前他们己返回美国校园做后期的制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拍前一周,正、副制片和正、副导演、摄制一行五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咱家面试我这个小角色,令我受宠若惊,想必是敬老尊贤吧,当我知道这部影片是由四位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合作的毕业作时,万分欣喜,因小女儿文悌Wendy正是他们的校友,10年前,就在哥大就读MBA,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觉得这几个年轻人好似子侄辈般的亲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笑谈中,我告诉他们,来者不拒(任何角色)都行,反正是毫无经验的菜鸟,图个好玩,尤其当我知晓这部戏发生的背景是在纸乱金迷的旧上海,就益发神往了,我对自己的沪语听力尚有几成把握,说话却完全“弗来势”, 乃提前诚实表态,以免场上见“真章”时出丑,但被告知这角色没有什么道白,顿时安心(也有稍许失落),据当时了解,剧中扮演的是位50、60岁很慈祥、爱护学生的舞蹈老师,我连忙自我吹嘘,希望加分获得中选,说现实生活中的我也是好妈妈,特别喜欢年轻人(身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白袜黑鞋的女教师形象立马就在脑海中浮现),不知是否后来剧本删改?或是我听错误会?之后,完全是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剧中根本没有女教师这个角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天后,接副导乐观电话,通知报到时间及手机短信问明身高体重,鞋子大小以便安排剧中服饰,我开心的知道真的有“戏”啦!之后,又陆续收到副制作人姜雪短信,需要身份证号(国内身份证上一长列的号码中包括了出生年月日,我没有中国身份证,只能提供护照号码及生日),购买保险,一切中规中矩,安步就班的进行着(虽是小制作,安全措施也不丝毫马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伴那时赴美探亲访友,不在上海,男丁从缺的家里,除钟点阿姨及新上任的住家褓姆,无其他亲人助我照应88高龄的老母亲,幸亏上海好姐妹自愿每日串门,老人家也颇能体谅,支持及鼓励,她特别希望花甲爱女也能偶一放风,好生玩耍,老女儿终于在她安全无虑的安排下,带着雀耀的“童”心,欣然出征报到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门前, 对镜一望,近日用天然染剂整的满头红棕的短发似乎有点过“潮”, 如何扮演卅年代的老太呢!灵机一动,顺手牵羊就把母亲新买的假发带着,正所谓「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呀」,否则临阵因发式不合淘汰出局,就“囧”大了。果真姜是老的辣哟!未卜先知,不由得为自己的先见之明叫一声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咱家去松江车墩片场,路程相当遥远,约33.4公里,随身带了小行囊,只好打车,车费123元,抵达后先赴影视公寓(就在片场外面,步行两分钟的路途),这个公寓恐怕有些年份,相当老旧,但保持的还算干净,每天都有保洁阿姨打扫房间及更换干净被褥,数幢公寓并列,每幢分为五层,部份剧组的工作人员就在此留宿(惟一不便处是没有电梯,我分到的房间在四楼,幸亏平日没有养尊处优,身手颇健,上下楼梯难不到花甲老太)每层两户对门而立,每户又有两间卧房,卧房中有两床、简单家具及电视,并共享小客厅,浴厕皆备,有冰箱、洗衣机,演员/或工作人员客居在此,长短不拘,生活所需还算齐全(就是不能煮饭烧菜,没有厨房),我和另三名小姑娘室友相处的十分愉快,至今仍然亲蜜联系,又成了忘年之交(经常参予剧组微信的群聊,朋友圈的年龄层己下降到80、90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李放下后,赶去片场报到,已有部份人马,先我一天报到开拍了,咱们的大本营就在旧石库门建筑群的珍珠坊中,晚上就有我的通告,正当导演助理见到满头红棕短发的我,皱眉不知咋办之际,老神在在,不慌不忙的将假发取出,一切OK,直至此时,我才知晓,原来我扮演的角色是妓女户中老鸨的管家 - 阿嬷,是助纣为虐、摧残幼苗的坏女人,而并非是爱护女学生的慈祥教师,虽然与预期落差甚大,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处变不惊,反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越是有冲击性,越是有趣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管理服装的师傅将我领到服装间试装,里面挂满好几排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旗袍,当她为我挑选了一件较为素色但依然花俏的长旗袍试穿时,虽然大小尚能合身,照镜之后,我认为相当不妥(不合身份),连忙将自带的黑色唐装换上,总算差强人意,也得到导演认可通过。难不成,老阿嬷和莺莺燕燕的妓女们,一样的花枝招展,成何体统,早知道就自备服装(但是无法返家去取,路途遥远,一个来回,起码两、三小时),何况接着就要试镜上场,只好打消此念。为了之后的连戏,也没必要换装,就一衣“黑”到底了(可惜!难得的镜头里,无法臭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影片得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大力协助,在候场闲聊中,发现己退休的前制片主任/资深制片人张建民老师不仅全力辅导,并亲自跨刀演出,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更是卯足劲的支持,绝对是最佳拍档,除了部份必须专业技术人员(灯光、布景、服装、道具)外,演员及工作人员,大都是上戏表演系或导演系的高材生,具有“微电影” 制片、主演、导演、拍摄、场记、化妆、录音、录像等的经验。最值得提到的是高晓红老师,负责选角推蔫、翻译,桃李满天下的她简直就是星探,许多主要演员张璐、张蒙和幕后默默支持的志工都是她的学生,因老伴与她是摄友,我与她早是忘年之交,承她推荐,我成为该戏最年长又最资浅的演员,艺小胆大,连什么角色还没弄清楚,就斗胆应邀上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也戏言:宝刀未老的我可是有待开发的潜力股,前途或不可限量哩!最年轻的小演员朱盈菲,只有13岁,还在初中念书,小姑娘的戏份很重,每天下课后,由父母亲陪同赶场,经常拍到清晨两三点收工,回家后,睡不到两三小时,又得返校上课,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此奔波,却保持最佳状态,满脸总是带着笑容,非常可爱,我预期她将来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己是著名的广告童星,在肯德基、麦当劳、旺仔牛奶中都有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微电影的拍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的是极大型的摄影机在轨道上推动,感觉就像正式大片的开拍(非手提式的轻便型DV机),分镜很细,每个角度,正面、背面、侧面,都要拍到才到位,非常的认真,一遍又一遍的重来,直到导演满意才能过关,候场的时间很长,等待的时候,相当的无聊,好在我是体验生活,觉得好奇又有趣。因为部份工作人员不识中文,场中双语进行,多名翻译陪伴,光是开麦拉就是双语齐下,拍拍停停, 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微电影而言这部戏的卡司颇强,还有外藉兵团哩!戏中的法国军官、英国水兵,都是上海境外人士友情客串。临时的群演也不少,分别担任嫖客与妓女,至于故事内容为何,请恕我卖个关子,据称明年五月杀青后推出,并有参赛国际影展打算哩!一有消息,再向各位报导,拉杂写来,不仅是对个人处女秀的回顾,也分享给从没机会参予拍片的的读友,更是难忘这几天与我朝夕相处的中外小友们,希望他们在未来编、导、演更上一层楼,幕前幕后都是最亮丽的明日之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这般,活到老!学到老!上海松江车墩片场四天三夜不寻常的经历,也算是为我晚年休闲生活展开了新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