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日子的诗心

倚梅听雪

<p class="ql-block">人常道知足者常乐,而真正能体味其中三昧的,却如晨星般稀少。我们总是伸长了脖颈,向着远方张望,殊不知幸福就在垂手可得的寻常里。</p> <p class="ql-block">记得幼时家中清贫,晚饭常是一碗白粥配咸菜。母亲总说:“粥要慢慢喝,才能尝出米的甜味。”那时不解其意,如今回想,那粥里熬煮的何止是米粒,分明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智慧。林语堂先生曾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反而更容易从简单中获取纯粹的快乐。而今满桌珍馐,却少见真正品味食物的人。</p> <p class="ql-block">现代人的生活像被上了发条的陀螺,在名利场中不停旋转。办公楼里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咖啡杯里的液体早已冷却。我曾见过一位事业有成的友人,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突然发问:“我们这般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女儿画的歪歪扭扭的向日葵,画纸边缘已经卷曲。这向日葵不会说话,却道破了生活的真谛——最美的阳光不在高楼的玻璃幕墙上,而在孩子纯真的笑容里。</p> <p class="ql-block">平淡不是寡淡,而是一种过滤了浮华后的本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都是对平淡最诗意的注解。我认识一位退休教师,每日晨起侍弄花草,午后读书练字。他的书房窗外有株老梅,冬日开花时,他便在梅香中抄写《心经》。这种生活看似单调,内里却蕴含着惊人的精神富足。</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崇尚速度的时代,慢下来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平安是福,这句话被说得太多,懂得的人却太少。就像我们总是忽略空气的存在,直到呼吸受阻时才意识到它的珍贵。那些能在一杯清茶中品味人生况味,能在夜雨敲窗时感受岁月静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p><p class="ql-block">人生如四季轮回,繁华终将归于平淡。而最高明的生活艺术,莫过于在柴米油盐中看见星辰大海,在寻常日子里保持一颗诗心。当我们学会欣赏晨光中浮动的尘埃,聆听深夜厨房里水壶的轻吟,幸福便如影随形了。</p> <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