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千年古城镇江探秘

姚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姚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 篇 号:372141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镇江市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港口、旅游和宜居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2025年3月5日,我和先生来到镇江。</b></p> 滨江大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滨江大道悠然漫步,微风轻拂,带来长江水面特有的湿润气息。极目眺望长江,那浩浩荡荡的江水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这座城市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眼前,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现代气息与无限活力。它们如同巨人般矗立在江畔,见证着镇江的飞速发展与时代变迁。而在远方,焦山上的万佛塔静静伫立,古朴典雅,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韵味。塔身线条流畅,飞檐斗拱间尽显传统建筑的精巧技艺。万佛塔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叹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奇妙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港就坐落于此,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作为长江亿吨港口,这里一片繁忙景象。巨大的货轮穿梭往来,装卸设备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将来自各地的货物运往五湖四海。船只的汽笛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响乐,展示着镇江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雄厚实力和蓬勃发展的态势。</b></p> 小京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此刻所处之地,正是意义非凡的京杭大运河—江河交汇处(小京口)(宋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遥想千年之前的宋代,这里必定也是热闹非凡。那时,运河上商船络绎不绝,满载着货物与希望,往来于南北各地。船夫们的号子声、集市的喧闹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华昌盛之景。岁月流转,虽然当年的盛景已悄然远去,但这片土地却依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如今,站在这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劲脉搏,又能触摸到古老历史的深厚底蕴,让人沉醉其中,感慨万千 。</b></p> 镇江江边自来水厂旧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江边自来水厂是全省创立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始建于1924年6月,为镇江地方士绅为解决城西商业区防火消防之用而集资兴建,故名镇江第一救火会自来水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初仅在江边取水口搭设芦席工棚,内置小马达等机器设备。江苏省会迁镇后,因原水厂设备简陋,供水不足,遂在洋浮桥小江边街(后改苏北路28号)临街处重建江边水厂。1931年扩建,1934年竣工,建有平流沉淀池、清水池、进水间等,开始从专供消防用水转为向居民和各行业供水,是当时国内技术领先、设备完善的供水设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存主体建筑群保存完好,由大门东侧2栋日式平房、1座滤水车间组成。建筑皆为清水青砖叠砌,砖木兼砖混结构。镇江江边自来水厂对研究镇江城市和市政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b></p> 西津音乐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西津渡旁的中央休闲区,仿若步入了一个融合多元魅力的独特天地。西津音乐厅那独具一格的东印度建筑风格,瞬间抓住人们的目光。构造疏朗恢弘,大气磅礴,每一处线条、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诉说着久远而迷人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墙装饰以欧派风格为主,精致的雕花、优雅的线条,彰显着欧式建筑的华丽与典雅。奇妙的是,这种外来风格与镇江博物馆的风格协调一致,毫无突兀之感,反而将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让人不禁感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津音乐厅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共3层,其中舞台面积约200㎡。共有座位数419个,VIP包厢9个,可同时容纳约416人观看演出。我们未能入内参观,网上获悉,大厅东侧墙上有镇江市最大的彩色玻璃镶嵌壁画《艺术世界》,北侧墙上是巨型壁画《江河交响曲》,南侧有欧式古典楼梯,内场顶部有广玉兰花造型水晶灯,巧妙融合了镇江地域文化与欧式风格,同时解决了穹顶声聚焦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镇江市首个专业音乐厅,丰富了西津渡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有独特气质的文化空间,打造了以音乐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b></p> 西津渡小剧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津渡小剧场背靠云台山,紧邻英国领事馆旧址,与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相呼应,为东印度风格建筑,构造疏朗恢宏。舞台面积约57㎡,座位数为98个,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还拥有票务中心、池座、包厢、观众门厅、咖啡吧、排练厅、VIP厅、停车库等附属设施。小剧场定期举办沙龙音乐会、演出亲子音乐儿童剧等,为音乐爱好者带来丰富的听觉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上一棵老树静静伫立。它粗壮的枝干向四周伸展,仿佛是岁月张开的怀抱。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在低声诉说着这里历经的风雨变迁。阳光照在广场边的小楼上,斑驳的墙面,历史的沧桑,光影交错,如梦如幻,深沉悠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楼边的草坪上,两个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正欢快地奔跑着。一个身着蓝色服装,如同深邃的海洋,充满神秘与宁静;另一个穿着黄色服饰,恰似灿烂的阳光,洋溢着活力与热情。他们的追逐嬉戏,为广场注入了满满的童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绿盈盈的冬青树宛如灵动的卫士,环绕着一个底呈蓝色的水池。那水池的曲线优美至极,恰似大自然随手勾勒出的一抹灵动弧线,又似一位舞者轻盈舞动时飘逸的裙摆。池中央圆形大理石浮雕底座上,手拿水罐的欧洲少女塑像亭亭玉立:身姿婀娜,面容恬静,眼神中透着温柔与宁静,池的四角,各有一个可爱的欧洲儿童吹奏乐器的塑像。他们神情专注,腮帮子鼓鼓的,仿佛正吹奏出悠扬悦耳的音符,在空气中飘荡、回响,为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欢快的韵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本土文化与异域风情共融。每一处景致都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画卷,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沉浸在这独特的氛围之中,感受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现代活力。 </b></p>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1992年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群融合了中西方多种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广肇公所的磨砖雕花、仿石库门等;也有西式建筑风格,如蒋怀仁诊所的仿欧洲古典建筑形式、金山饭店旧址的西式建筑风格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这片建筑群,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建筑风格的多元世界。这里,中西方多种建筑风格巧妙融合,碰撞出独特而迷人的火花。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在伯先路上和谐共生,相互映衬。中式建筑的温婉含蓄与西式建筑的热情奔放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景观。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镇江在近代历史进程中与世界接轨、融合的重要时刻。</b></p> 镇江商会旧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商会旧址是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代表之作。镇江商会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初名“镇江商务分事务所”,1903年,工商部命令改为“镇江商会”,1905年正式成立。会所初赁龙王巷内钱业公所的出租房,辛亥革命后,移于南马路(后改为伯先路)旧洋务局内,现建筑于1929年建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筑占地面积189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青砖叠砌,有房屋78.5间,三层楼式,整体呈长方形,自南向北三进两庭院。正门朝南,门上嵌有白石横额,上刻“镇江商会”四个大字,由民国大书法家于右任题写。走廊的水磨石路面系民国铺设,墙角瓦片上有“农商部注册”“汉阳”“和兴”等字样,是民国时期武汉的产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曾得江河之利,商贾云集,商会对发展商业、促进贸易起到重要作用,是镇江银行业和商会历史悠久、兴旺发达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民国二十年(1931年),商会建筑曾为中央银行镇江支行;抗战时期被日军宪兵队侵占,日军投降后改作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肇公所由卓翼堂主持,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建筑面积约6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朝西大门用磨砖砌成,上有挑檐,饰“五福盘寿”雕砖,白石横额镌刻“广肇公所”四大字,落款为“前护川督陈燏书”,大门两侧磨砖倚柱底部为石刻蝙蝠。进入大门另有向北的二道门,亦有砖雕纹饰。公所大厅面阔三间,厅南侧厢房内壁嵌一“广肇公所记”碑,记载公所历史及重建始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华路菜场南面有其基址,后于1907年建现址。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住宿、召集各界人士并发表演讲。1989年正厅失火被毁,2011年进行维修,恢复了原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清末民国时期广东商人在镇江经商的同乡会址,是研究镇江近代转运贸易状况和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广肇公所被命名为江苏民革党员教育基地,其展厅有一厅五室,主厅为博爱堂,展现孙中山生平、思想及与镇江的联系等,五室主要展现民革组织发展、京江广肇公所碑记和镇江商会等内容。</b></p> 西津渡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津渡位于镇江市城区西北部云台山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津渡始成于三国时期,当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称“西津渡”。历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的枢纽,在此发生过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目前,西津渡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38处省、市级文保单位,有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西津渡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块石板、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沉醉不已。在这里,我领略了千年古渡的沧桑变迁,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津渡历史景点很多,有五十三坡、李公朴故居、待渡寺、小码头街、昭关石塔、观音洞、救生会、英国领事馆旧址、镇江博物馆、云台阁、伯先公园等。我一共写了四篇文章介绍西津渡,如需深入了解,请点击链接进入相关文章查阅。</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0240d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中国古渡博物馆”西津渡历史文化旅游区(上)</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33sv1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中国古渡博物馆”西津渡历史文化旅游区(下)</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z4wjp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镇江西津渡李公朴故居</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xel5ts"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慈航普渡 西津渡救生会旧址</b></a></p> 焦山风景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焦山风景区是“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它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大江之中,高71米,占地八十七公顷,为浩瀚长江下游中一座四面环水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因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古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故有“山裹寺”之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焦山不仅以其雅致幽静古朴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有闻名中外的东汉御寺—定慧寺;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镇江人民英勇抗英的古战场—焦山古炮台等,给这块神奇美丽的风景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共写了两篇文章介绍焦山风景区,如需深入了解,请点击链接进入相关文章查阅。</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mh5ph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镇江焦山风景区</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ijqvlc"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江南第一碑林—焦山碑林</b></a></p> 北固山风景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固山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江滨,镇江三山名胜之一。北固山山势突兀,雄峙长江之滨,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东看焦山,西望金山,北临长江,隔江可看扬州平山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固山以刘备招亲的故事而名扬天下,梁武帝曾题“天下第一江山”,辛弃疾在此写下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著名诗句。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前峰是东吴铁会城遗址所在地,甘露寺雄踞山巅,有“北固寺冠山” 之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北固山,寻访三国遗迹:东吴古道、甘露寺铁塔、“天下第一江山”石刻、甘露寺、杨彭公祠、北固楼、祭江厅、多景楼、溜马涧、试剑石、凤凰池等等。在北固山游览,不仅仅是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北固山所承载的深厚的三国文化,让人受益匪浅,难以忘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共写了两篇文章介绍北固山风景区,如需深入了解,请点击链接进入相关文章查阅。</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o776b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三国遗迹北固山(上)</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p4w2j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三国遗迹北固山(下)</b></a></p> 金山风景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山位于镇江市区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四十余公顷,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长江主泓北移,金山逐渐与南岸相连,到上世纪初全部上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山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浓重的神话色彩。苏轼多次在金山吟诗作赋,现江天禅寺为康熙帝赐名亲题,乾隆帝六次下江南六次流连金山。历代传世文物和名人遗迹、民间传说数不胜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便发生在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距今已1700年历史。走进金山风景名胜区,仿佛一脚迈进了时光的隧道,往昔的历史余韵扑面而来,脑海中顿时浮现出白娘子为救许仙,怒发冲冠,施展法术,引江水倒灌,水漫金山寺。白娘子的决绝与勇敢,法海的固执与无情,金山千百年来的传奇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解读。金山寺、七峰亭、妙高台、江天一览亭、慈寿塔、法海洞、观音阁、留玉阁、天下第一泉、芙蓉楼、慈舟纪念堂、金山文化博览园、文宗阁、白龙洞、御码头等等,等待着我们去探寻。金山的美,是一种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一种历经佛教岁月沧桑的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共写了四篇文章介绍金山风景区,如需深入了解,请点击链接进入相关文章查阅。</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r83c4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江城采风】探寻《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风景名胜区(一)</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s6yfl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江城采风】探寻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风景名胜区(二)</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u33hi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江城采风】探寻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风景名胜区(三)</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v3oc6s"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江城采风】探寻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风景名胜区(四)</b></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千年古城,山山水水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来镇江探秘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行程虽已结束,然而镇江的美,却如同一枚细腻的印章,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这份美,不会因时光的流转而褪色,它已成为我生命旅程中一段无比珍贵、永不磨灭的美好珍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江确实是一座魅力无穷的城市,“三山一渡”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值得反复品味、书写,现用十三篇文章(含本文)分享镇江之旅,希望对热爱旅游的朋友有所帮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