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羽鹤

禹城燕子

<p class="ql-block">  蓑羽鹤(hè),是鹤形目鹤科鹤属的鸟类。又名: 闺秀鹤,小型鹤类,以其优雅纤细的身姿著称。体长85-100厘米,体重约2-3公斤,为全球15种鹤中体型最娇小者。头部与颈部黑色,两颊延伸出独特的白色长羽,如同披肩,赋予其‘蓑羽鹤’之名。分布于中欧至西伯利亚、黑海至蒙古及中国东北部,迁徙模式独特,西方群体冬季迁往非洲,东方群体则飞向印度次大陆。</p> <p class="ql-block">  蓑羽鹤长约85-100厘米,身高76厘米,翼展达155-180厘米,体重2-3公斤。全身羽毛均匀灰色,颈部与头部黑色,具显著的白色耳羽丛,从眼后延伸至颈背。成鸟与幼鸟相似,但幼鸟色彩更淡,耳羽不甚明显。雄鸟略大于雌鸟。</p> <p class="ql-block">  发出响亮的喇叭声,音调比灰鹤更高。与灰鹤相比,蓑羽鹤的胸部黑色羽毛更长,垂至胸部下方。</p><p class="ql-block"> 栖息于开阔的草原、沙漠边缘、湿地与农田,偏好水源附近的环境。春季迁徙,形成大群,迁徙时飞行姿态直颈。夏季以种子、植物材料为主食,辅以昆虫、小动物。冬季在印度次大陆的农田中觅食,可能对农作物造成损害。</p><p class="ql-block"> 春季繁殖,主要在4月至5月,北方地区可能延至6月。在草地、农田或砾石地带筑巢,巢简单,由少量碎石和植物构成,直接在地面上孵化。通常产卵2枚,孵化期27-29天,幼鸟孵化后约55-65天离巢,可能是鹤类中最短的孵化周期。</p> <p class="ql-block">  春季繁殖,主要在4月至5月,北方地区可能延至6月。在草地、农田或砾石地带筑巢,巢简单,由少量碎石和植物构成,直接在地面上孵化。通常产卵2枚,孵化期27-29天,幼鸟孵化后约55-65天离巢,可能是鹤类中最短的孵化周期。</p><p class="ql-block"> 繁殖于中欧至西伯利亚、黑海至蒙古及中国东北部。越冬于非洲中部、印度次大陆。在中国,繁殖于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迁徙途经河北、青海、河南、山西等地,越冬于西藏南部。</p> <p class="ql-block">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文化中,蓑羽鹤象征着美丽与优雅,被比喻为远离家乡或经历艰难旅程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