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Angkor)

Crystal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伍,由越南进入柬埔寨,继续骑行。</p><p class="ql-block">柬埔寨最亮丽的名片,当属吴哥窟。而要看懂吴哥,必须了解一下历史。</p><p class="ql-block">公元十二世纪,高棉王国建都于吴哥(Angkor),占地1000多平方公里,有着几十公里的护城墙。都城里广建庙宇,共390座,现对外开放的有90座。</p><p class="ql-block">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庙,高棉语的意思为都之神庙,位于古都吴哥城外几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被一完整的护城河围绕,占地1.6 平方公里。吴哥庙是柬埔寨的象征,上了柬埔寨国旗。</p><p class="ql-block">这些庙宇群,最初是侍奉印度教的;到12世纪末,亲佛教的国王执掌政权,这些庙宇逐渐转化为佛教场所。今天的柬埔寨,虽说超过90%的国民笃信佛教,但是这里面有大量的印度教元素。</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纪,高棉帝都迁离吴哥,城及其中的几百座庙,很快被热带森林吞噬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世人彻底遗忘了。</p><p class="ql-block">但是,离城几公里的吴哥窟,虽然日渐荒芜,因着护城河的保护,逃过了被森林吞没的命运。事实上,几百年来,宗教活动在吴哥窟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第一次进入西方文献是1586年,葡萄牙修士 Antonio da Madalena 写到,这些建筑之美丽、宏大...用笔是形容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自然学家、探险家Henri Mouhot 对这一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发现了彻底淹没在丛林中的吴哥城遗址,将其与吴哥庙一起,带回到了世人的眼中。他惊叹道,...<b>足以媲美所罗门神庙,比所有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更宏伟</b>。</p><p class="ql-block">这一发现直接导致法国同意将柬埔寨纳入其保护伞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Henri Mouhot画笔下1860年的吴哥窟</p> <p class="ql-block">20世纪法国统治时期,吴哥古迹得以发掘、修复。</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法国殖民统治结束后不久,柬埔寨卷入数场战争,吴哥古迹的工作也无以为继。奇迹的是,战争对吴哥古迹的破坏并不大。</p><p class="ql-block">真正令人心痛的毁害发生在战争结束后的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石像的头都被锯掉,落在泰国文物贩子的手里。</p><p class="ql-block">1993年,吴哥古迹被收入UNESCO名录,从此名声大震,成为柬埔寨的象征。</p> 吴哥日出,让人有种离世的感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六人骑行队伍,在泰国总领队及柬埔寨当地领队的带领下,起了个大早,专候吴哥日出,黎明的微曦中,众人默默地守候着这个宗教圣地。</p><p class="ql-block">忽然间,呼啦啦冲来一队人,在挥着小旗的导游带领下,不管不顾地挤进来,占据了制高点。导游大声宣布自由活动后,就快速消失了。接下来,这群人开始大声谈笑,家长里短,小道消息,购物心得。其他的人,有的侧目,有的把手指放在鼻子下做嘘声状。</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领队觉察到大家的不快,轻声说,我们走吧,带你们去个安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自行车队起身离去之时,我幌了一下手机,给这群亲爱的同胞们留影纪念 </p> <p class="ql-block">日间再去吴哥,我们骑的是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小道。</p><p class="ql-block">密林中的小径,到处是极其陡峭的坡,上面布满了坚硬的大坑小洼,一头冲下去,指望借着惯性冲上对面,岂不知,坡底等着你的是盛满细沙的坑坑洼洼,车轮如同掉入陷阱,必须调低变速,左右扭转前轮,才有可能冲出沙坑;否则,就得下来推车上坡。</p><p class="ql-block">有些径段,窄得只有车轮宽度的两倍,如同一条细腰带,在密林中弯曲扭转,根本看不到前方的路径走向;一个不小心,就滑出小径,摔向林子。</p><p class="ql-block">枝枝叉叉低低地横过小径,我都要哈腰低头,还被树枝拍打—幸亏戴着头盔;大个子们如Tony、Rob、James还不得趴在车上?</p><p class="ql-block">这样的骑行,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绷得过紧的弦让人很快疲劳。</p><p class="ql-block">每到一处开阔点的地方,就要下马,稍事停歇几分钟,让精神放松一下</p> <p class="ql-block">柬埔寨Pierr说,过去的三十年里,柬埔寨的森林面积从70%的覆盖率锐减到30%。人民太穷了,不顾一切地砍树,卖给中国、越南。尤其是中国,有钱了,就帮助柬埔寨筑路,当地人民很感激。这时,中国人说,我买你的树,好不?啊啊当然好了,树立刻就能变钱。Pierr再次感慨,中国人太会做生意了!</p><p class="ql-block">尝到了失去森林的苦果,现在,砍伐树木是非法行为。</p><p class="ql-block">政府从旅游税收里拨款种树,每来一个游客,就种一棵树。旅游业是柬埔寨第一大经济产业,小小的国家每年接待几百万游客。Pierr说,我希望政府兑现种树的承诺。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次,听口气,他不太看好这个腐败的政府。</p><p class="ql-block">右边的是Pierr</p> 丛林中的石兽,见证了九百年的沧桑 这个丛林中的庙,几乎每个角落都被自然侵蚀 <p class="ql-block">自然是如何施展它的魔力的呢?</p><p class="ql-block">鸟儿吃了树上的果子,果核随着鸟粪落在建筑物顶上,雨来了,种子发芽了,长成苗苗,弱弱的根浅浅地浮在房顶、墙头。为了生存,根拼命向下伸延,直到触到泥土,这样,即便是旱季,树也能汲取水分,从泥土中。</p><p class="ql-block">几百年下来,就成了这样</p> 这些树,直接骑在墙上 密密匝匝的根,将整个房子吃掉,只留一个门 <p class="ql-block">别看口不大,树洞里可装三个人,当然,要塞三个大号美国人是有点困难</p> 庙的外墙上有无数的雕刻,描述日常生活 <p class="ql-block">庙宇改为服侍佛教后,墙上的石画也被修改,从修改过的盘腿姿势可见一斑</p> 继续骑行,这次是在吴哥城墙上,朝吴哥窟进发 再见吴哥窟,已是下午。从这一面,可见五座塔,呈梅花状分布 <p class="ql-block">柬埔寨的出家人极多,有些是终身,但大部分是短期出家。寺庙提供良好的教育,加之免费食宿,为贫困家庭的孩子的一条出路。很多人,几年僧侣生活后还俗,已具备基本生存技能。</p><p class="ql-block">僧侣们鱼贯而入吴哥窟</p> 这吴哥窟,本来就是他们的 <p class="ql-block">柬埔寨社会对佛教的虔诚,对僧侣很敬重。</p><p class="ql-block">骑行的路上,经常在一日两次的一定时间段,遇到僧人托钵化缘。他们默默地走在路上,哪怕只有两个人,也一前一后地排着队。他们安静地站在人家或店家门口,不出声,只等里边的人注意到他们。</p><p class="ql-block">僧人只化食物,不碰钱。</p><p class="ql-block">很多僧人有赞助者。不知道这两位是否赞助与被赞助的关系</p> 好像在进行一个仪式 佛门净地,这个样子,太不尊重了吧 <p class="ql-block">柬埔寨领队一再强调,仔细看那些墙上的浮雕,那些生活细节。</p><p class="ql-block">到处是繁复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吸烟者</p> <p class="ql-block">在互相捉头虱</p> 两军对峙 <p class="ql-block">寺庙里少不了佛塔,塔尖上是四个佛头,面向四方。佛陀有睁眼的,有闭眼的</p> 显然是个重要人物。边上有许多贡品 香烟敬佛,以自己的喜好来揣测佛心吧 又一个可怜的无头佛 浓浓的印度教风格 又是打杀,血腥的历史啊! <p class="ql-block">今晚观赏民族表演。主题是保佑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但愿如此吧,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