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牡丹 “花中之王”,是传统中国名花中的瑰宝,尽显国色芳华之韵,以其雍荣华贵、国色天香之姿,自古以来便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倾心赞美!</p> <p class="ql-block">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p><p class="ql-block">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的诗句,不仅赞美了牡丹的国色天香,还描绘了牡丹盛开时京城万人空巷的盛况,成为赞赏牡丹最火的诗句。这首诗成为了赞美牡丹的经典,更是将牡丹的影响力推向了颠峰,流传至今,依然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牡丹开花时株形饱滿 花型硕大 </p> <p class="ql-block">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p><p class="ql-block"> 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p><p class="ql-block"> 唐 皮日休</p> <p class="ql-block"> 艳多烟重欲开难 红蕊当心一抺檀</p><p class="ql-block"> 公子醉归灯下见 美人朝插镜中看</p><p class="ql-block"> 当庭始觉春风贵 带雨方知国色寒</p><p class="ql-block"> 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无力凭阑干 </p><p class="ql-block"> 唐 罗隐</p> <p class="ql-block">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p><p class="ql-block">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p><p class="ql-block"> 唐 王维</p> <p class="ql-block">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p><p class="ql-block">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p><p class="ql-block"> 唐 白居易</p> <p class="ql-block">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p><p class="ql-block">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p><p class="ql-block"> 唐 白居易</p> <p class="ql-block"> 来自荷泽的百年牡丹一一香玉</p><p class="ql-block"> 跨越千里落户六和塔</p> <p class="ql-block">2025《江南韵 齐鲁情》首届杭菏双城牡丹精品展在六和塔盛大启幕</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5日观赏首届《江南韵 齐鲁情》杭菏牡丹精品展</p> <p class="ql-block">首届杭菏牡丹精品展在杭州六和塔隆重推出</p> <p class="ql-block">杭州六和塔 古代建筑的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开宝三年(970年),由吴越王钱弘俶为镇钱塘江潮水而建。取名六和塔,寓意佛教“六和敬”之义,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矗立在钱塘江畔,江上的首座著名桥梁一一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座大型双层公铁两用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p> <p class="ql-block">牡丹珍贵品种“绿幕隐玉”,它是热播剧《国色芳华》中女主最珍视的“琼台玉露”。“绿幕隐玉”是菏泽百花园从上世纪60年代对牡丹杂交培育,选育出的新品种,花味浓香,是绿色系牡丹中的经典品种。</p> <p class="ql-block">牡丹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符号,承载着人们对高贵、富贵、繁荣、幸福等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牡丹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自豪。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辉煌,在国家重要场合中常被用作装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