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我两次在广西防空作战中度过八一节

白河

<p class="ql-block">我曾经两次随地空导弹部队赴广西宁明,在参加执行防空作战任务中度过八一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首战宁明,蓝箭雄师严阵以待。</p><p class="ql-block"> 八一前夕,明江河畔军营欢歌。</p><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我和空军技术学院部分五工班新学员从北京独四师到地空导弹部队三营继续下放当兵锻炼。那时候该部队正在兰州达家台执行秘密设伏防空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到了1965年7月,三营奉中央军委命令机动转移秘密设伏广西宁明,继续执行打击美帝u_2高空侦察机任务。营长作行军转移动员时说,我们不去,u_2不来,等着我们去打它呢!</p><p class="ql-block"> 7月9日下午,我们部队从兰州达家台经过摩托化公路行军、铁路紧急输送到达广西宁明。</p><p class="ql-block"> 我们营的导弹阵地就设在宁明某地的竹林中。记得帐篷营区在一个面向导弹阵地的小山包上,中间有一棵好大好大的榕树。明江河水静静的从小山包后边流过。大榕树、小竹林、明江河陪伴着我们战斗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部分北方战友第一次到南方很不习惯,住在闷热的帐蓬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湿热的夏季使许多战友关节疼痛,染上皮肤病,加之蚊虫叮咬浑身发痒非常难受。然而大家仍以高昂的斗志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地维护兵器,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战斗。</p><p class="ql-block"> 一 天上午美蒋u一2高空侦察机自南越方向距离宁明400公里、高度2万米,直线高空临近。部队立即进入一等战斗准备。当敌机临近90公里时三发导弹接电准备,60公里接通同步三发导弹剑指蓝天。我和李干亭、韩德成、郑海志、任毛、李光明等战友立即在导弹发射阵地四周点燃伪装烟雾弹。灰白色的烟雾倾刻笼罩在阵地上空以防敌机高空侦察照像。敌机距我48公里时却在火力范围外临远飞去,战斗警报解除。</p><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前夕的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来宁明为部队作八一节慰问演出。这也是我在部队看到的唯一一次最高规格的部队文艺单位演出了。记得演出舞台临时搭建在停机坪旁边,坐在我们营最前面几排的是飞行员,我们营后边是机埸机关地勤人员和高射炮部队。文工团演出的相声、歌舞、说唱、音乐等节目非常精彩,赢得战友们笑语不断,掌声阵阵,至今令我难忘。</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文工团的战友们到我们营帐篷里进行官兵座谈,同时文艺女兵为战士们洗衣。听到女兵要来洗衣服,有的老兵慌慌张张地将已换下的衣服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放到部队的学员们真切地体验了作战部队紧张的战斗生活,於8月5日奉命返校,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同甘共苦半年的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铁甲神兵星夜奔袭</span></p> <p class="ql-block">再战宁明军列飞驰急赴边境</p><p class="ql-block">八一节日战斗警报刺破长空</p><p class="ql-block"> 1972年,我第二次赴宁明参加防空作战。时隔七年,这一次我是在广空地空导弹部队参战的。</p><p class="ql-block"> 1972年6月13日早操时间,我们营全体指战员紧急集合在灯光球场。营长刘天德传达上级命令,急调我營赴广西宁明担负防空作战任务。营长下达命令后,部队立即撤收兵器,晚上乘两列火车分别起程。</p><p class="ql-block"> 那天指战员们连早饭也没来及吃,立即奔向导弹阵地撤收兵器,做好行军准备。南方的天气说变就变,上午还是炎阳高照,下午却接连下了两场暴雨。战友们浑身上下尽是汗水、雨水,没有一处军衣是干的。傍晚第一梯队集合完毕,摩托行军到某小火车站军用站台。</p><p class="ql-block"> 广州铁路局克服各种困难紧急调好的军列刚刚到站,各级指挥员立即精心组织部队装运兵器车辆。这时传来上级指示,两列军列必须在天亮前从广州发出。</p><p class="ql-block"> 第一梯队刚装载好兵器,绝大部分车辆在车皮上还没有来及加固好,夜间十一点就发出了开车的信号。佛晓前第二梯队军列也驶出了广州市。</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们部队铁路行军都是前后两个晚上发出两个梯队的军列,这次急行军实属罕见!军列紧急发出,可急坏了各级指挥员。大部分兵器车在车皮上还没来及用三角木、扒丁和绳索加固,万一火车急刹车,给人员、兵器将会带来极大的危险。火车行驶着,战友们临时守在兵器旁边,有的还继续冒险加固。途中遇到几次三分钟火车临时停车时,战友们更是争分夺秒加固兵器。军列行进中各个值班电话不时地传来指挥车询问人员、兵器是否安全的焦急声音。直到临近韶关站时,兵器车辆才全部加固检查完毕,战友们长长舒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夜的撤收行军,战友们累得精疲力尽,全身汗淋淋的。我们早上排队到韶关军供站吃饭时,路过的老乡们指指点点,低声议论,这解放军们干么了,浑身湿成这样?! 有个姑娘还捂住鼻子,难闻这汗酸味。</p><p class="ql-block"> 部队经过四昼夜摩托行军和铁路紧急输送,安全到达广西宁明。</p><p class="ql-block"> 在佔领阵地展开兵器的当天上午,烈日灼心。我到发射阵地看到战友们穿着全是汗水湿透了的衣服紧张地操作着。发射连战士段兴章中暑后躺在树荫下,营长刘天德摇着大蒲扇正在旁边给他降温。我还看到几个战士用行军床抬着中暑的张双合参谋长正从阵地上下来。经过战友们紧急地展开兵器通电检查,当天上午我们按时担负起防空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这次紧急撒收兵器、安全急行军和烈日下展开兵器,对于廿七营来说真算得上是一次奇迹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美机轰炸越南北方时,每天几个攻击波30一70架次甚止100架次各种机型5~6个梯队(电子侦察、气象、轰炸等)鱼贯式进入目标上空,有时直逼中越边境。孟广玉老同学曾回忆说,美帝轰炸越南时施放干扰波多次致使我们制导雷达显示车 荧光屏几乎全白色,给部队作战带来非常大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阵地距友谊关直线距离仅30多公里,每次一收到敌情通报就是200一300公里,部队就要紧急进入一等战斗准备。 我和张衡山、郭成运、王德理、李文斗等参谋在指挥所昼夜轮流值班,紧张地作战气氛常常让我们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2年八一节中午,我正在指挥所值班。标图员报告,发现敌机距离300公里直线临近宁明。我立即拉响部队一等战斗准备警报,同时向营长和上级报告敌情。</p><p class="ql-block"> 那天中午机关战友们正在吃饺子。大家听到急促的警报声,丢下饭碗飞奔战斗岗位。仅仅几分钟,警报解除,大家又端起饭碗。有的一碗饺子还没吃完,警报又响起,又跑向阵地,一会儿,警报又解除,又回来接着吃。怱然第三次警报响起,战友们丢下饭碗毫不迟疑向阵地飞奔而去。有个战友一脚踢飞饺子碗,还边跑边叫,让你来,让你来,打你个有来无回!</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是这样伴着警报声声,毫无懈怠继续战斗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南粤边境燃烽火,</p><p class="ql-block"> 兰箭雄师战恶魔。</p><p class="ql-block"> 警报声声震环宇,</p><p class="ql-block"> 天降奇兵奏凯歌。</p><p class="ql-block"> 1973年5月, 我们部队圆满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奉命返回广州。</p><p class="ql-block"> 我的战友们就是这样在紧张地战斗中迎来年年的八一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