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No.101《漫画唐诗2》

XZ

<p class="ql-block">👨‍🎓作者: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p><p class="ql-block">✍️漫画科普类书籍</p> <p class="ql-block">🌾一、诗圣杜甫的一生:狂放青年与抑郁中年</p><p class="ql-block">在唐代诗坛,诗人外号众多,杜甫被尊称为“诗圣”。“圣”是对才华和德行两开花之人的最高赞誉,如文圣孔子、武圣关羽,杜甫能得此称号,足见其在诗坛地位之高。</p><p class="ql-block">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有才。人生上半场是狂放青年,他和当时的诗人一样,四处游山玩水,虽科举未中也不在意。期间结识李白、高适,一同游历。35岁到长安求功名,开启人生下半场的抑郁中年。此时唐朝处于“中年危机”,唐玄宗沉迷享乐,李林甫弄权。杜甫科举和选秀均遭暗箱操作,求举荐也无果,生活陷入困境,靠给贵族写诗、卖药维持生计。漂泊十年,终获官职,却因不满县尉工作,转任兵曹参军,回家探亲时小儿子饿死,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俘,后逃脱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因耿直得罪皇帝被贬,写下“三吏三别”。之后他辞职投靠亲友,在成都众筹盖草堂,创作诸多名篇。晚年思乡,在混乱的大唐中,因病逝于归乡船上,享年59岁。</p><p class="ql-block">一是杜甫出身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诗中饱含积极入世、忧国忧民情怀,被称为诗圣,“圣”是儒家最高尊称。二是他的诗从个人视角真实记录社会现实与重大事件,充满家国情怀又具生活气息,被称为诗史。三是从内容看,其诗题材广泛,涵盖各阶层;从技术看,体裁多样且运用娴熟,是科科满分的全能学霸,被后世称为诗歌的集大成者 。</p> <p class="ql-block">🌾二、中晚唐背景大总结:就是这些大事影响了诗人写诗!</p><p class="ql-block">在讲述中晚唐诗人前,了解时代背景十分必要。中晚唐时期,社会混乱,诗人们投身政治,命运与国家大事紧密相连。这一时期,主要有藩镇、宦官、大臣、皇帝四方势力相互角逐。</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后,朝廷依靠地方平定叛乱,却导致藩镇割据;皇帝因缺乏安全感,重用宦官,造成宦官专权;大臣们不满现状,与宦官斗争,却又引发党争。这些成为中晚唐的显著特色。</p><p class="ql-block">唐德宗时,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严重,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围绕太子试图改变局面。太子登基为唐顺宗后发动永贞革新,可惜因策略不足、唐顺宗体弱,宦官扶植唐宪宗上台,革新失败,刘禹锡和柳宗元被贬,人生与创作均受影响。</p><p class="ql-block">唐宪宗坚决打击藩镇割据,宰相武元衡是得力助手。部分藩镇恐慌,派人刺杀武元衡。白居易上书要求严惩凶手,却因非言官身份且得罪人,被罗织罪名贬出长安。唐宪宗为武元衡报仇,韩愈参与平叛,各地藩镇大多归顺,唐朝迎来元和中兴。但唐宪宗后期疏于朝政、嗑药暴毙,唐朝再走下坡路。</p><p class="ql-block">唐宪宗时,牛僧孺和李宗闵在科举考试中批评朝政,遭宰相李吉甫打压,结下仇怨。后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代表世家大族官员,牛僧孺和李宗闵代表科举出身官员,双方在朝廷明争暗斗几十年。元稹在长庆科案中与李宗闵结仇;白居易因厌倦党争远离朝廷;杜牧因与牛僧孺是好友被视为牛党,受李党牵连被贬;李商隐与两党都有关系,却两头不讨好,一生郁郁不得志 。</p> <p class="ql-block">🌾三、诗囚孟郊:讲究字句的强迫症诗人</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是盛唐与中唐的分界线,它将强盛的唐王朝拉进深渊。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充满乐观、积极、自信的正能量;而中唐历经战乱,国家衰弱,人民穷困,社会治安差,诗歌风格转为现实、愁苦,如李绅的《悯农》、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唐在安史之乱结束后有四十年诗歌创作低谷期,唐宪宗上台治理有方,诗歌创作进入繁荣期,主要有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p><p class="ql-block">孟郊家境贫寒,父亲是基层公务员。他小时候不合群,青春期还去嵩山隐居,近三十岁下山游玩交友,结识韦应物和陆羽。孟郊事业心强,选择科举之路,却屡考屡败。第一次考进士未中时,他遇到了一生挚友韩愈,韩愈虽欣赏他的诗,却无助于他科举。直到四十六岁第三次参考,孟郊才考中进士,写下《登科后》,“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就出自此诗。</p><p class="ql-block">孟郊中进士后因无后台、不巴结上司,被分配到小县城当公安局长。好友韩愈写《送孟东野序》安慰他。任职期间孟郊写了《游子吟》,以朴素文字展现伟大母爱。他觉得工作无聊常翘班,最终辞职。此后屡次为官却不开心,还遭遇丧子之痛,六十四岁去世于赴任路上。孟郊一生穷困潦倒,搬家时家具比借的车子还少。</p><p class="ql-block">在诗歌创作上,孟郊与韩愈开创韩孟诗派,和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写诗强迫症严重,遣词造句反复推敲,像成了诗的囚徒,被称为“诗囚”。他的诗内容创新,既写生活小事展现普通人情感,如《结爱》;也硬核批判政治腐败、揭露民生疾苦,如《寒地百姓吟》。孟郊虽做过小官却过着百姓生活,写出百姓心声,被闻一多先生称赞继承发扬了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 。</p> <p class="ql-block">🌾四、复古潮流引领者韩愈</p><p class="ql-block">中唐有位大人物,捧红众多大诗人,领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就是韩愈。苏轼盛赞他文章出众、宣扬儒道、忠君且勇,能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韩愈身世悲惨,由嫂子养大,苦读多年参加科举,考了四次才中,又三次未通过吏部考试。求宰相关注无果后,他选择入幕当藩镇节度使幕僚,却因工作死板、同事内斗而不满。后回长安当大学老师,针对学校不良风气写下《师说》。为增加收入,他向李实求提拔,升职后却因如实上报旱灾被贬至阳山。在阳山,他业绩出色受百姓喜爱,还反省自身、钻研学术,吸引众多粉丝。唐宪宗即位后,韩愈迎来转机,回长安任中书舍人。后参与讨伐藩镇叛乱,展现军事才能。但因反对唐宪宗奉迎佛骨再次被贬,他写下饱含悲伤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到潮州后道歉获原谅。唐宪宗儿子即位后,韩愈被召回,官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还孤身说服叛军归顺。</p><p class="ql-block">在文学上,唐朝流行华而不实的骈文,韩愈提倡学习古代散文,主张言之有物,发起古文运动,还将此精神融入诗歌,用散文方式写诗,常造奇怪句子。他去世后,古文运动声势渐微,宋代欧阳修等人再次掀起。在思想上,韩愈作为孔孟的忠实追随者,提出“道”的理论捍卫儒家正统,主张文以明道,通过写文章宣扬儒家之道,还发文批判佛教和道教,使儒家在中唐持续受关注,因贡献巨大被纳入孔庙祭祀 。</p> <p class="ql-block">🌾五、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p><p class="ql-block">诗人的人生往往充满坎坷,而李贺堪称其中的“倒霉冠军”。他短短27年的人生,历经德、顺、宪三个皇帝在位的动荡时期,安史之乱留下的祸根未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整个时代尽显衰颓。</p><p class="ql-block">李贺虽为皇室后裔,但两百多年过去,皇室血脉早已微乎其微。他父亲最高只做到县令,家境贫寒。不仅如此,他长相奇特,骨瘦如柴、身材矮小,手指细长如乌鸡爪,眉毛相连,还体弱多病,活脱脱一个“病弱版非主流”。</p><p class="ql-block">不过,李贺才华横溢,七岁能诗,八岁能文。18岁时拿着诗稿拜见韩愈,一首《雁门太守行》震惊韩愈,其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将战争的紧张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在韩愈的追捧下,李贺成为文坛新星,满心期待科举,却因父亲病故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后,好不容易通过府试入围殿试,却被小人以“避父讳”为由阻拦,被迫放弃科举。</p><p class="ql-block">之后,李贺做了个低级小官奉礼郎,可这职位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才华,三年后他辞职参军,结果部队战斗力不行被遣散,最终他身患重病离世。</p><p class="ql-block">李贺一生被命运扼住咽喉,但他用想象力在诗中构建了奇幻世界。以《李凭箜篌引》为例,诗中描绘李凭弹奏箜篌,乐声让空山凝云、江娥素女忧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甚至惊破女娲补天处,引得老鱼瘦蛟起舞 。他的诗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神话传说,还常写“死亡”题材。人们将李白视为仙才,李贺视为鬼才,这便是李贺被称为“诗鬼”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六、悼亡诗圣手元稹</p><p class="ql-block">元稹,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是大唐诗坛国民级兄弟组合成员。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幼年丧父,生活清贫,但勤奋好学,教育没落下。</p><p class="ql-block">在唐代,出人头地多靠科举。进士科重时政分析,明经科重经典记忆,后者相对好考。15岁的元稹毅然选择明经科,一举考中,相当于初三学生考上一本。考中明经后,他先去基层实习,期间邂逅初恋(一说崔莺莺,一说管儿) 。为正式踏入仕途,元稹凭《莺莺传》在考前打响名气,通过吏部考试。</p><p class="ql-block">在这,他结识了一生挚友白居易,二人志同道合,诗酒唱和,作品编成《元白唱和集》;还娶了名门闺秀韦丛,婚后十分恩爱,七年生五个娃。可校书郎闲职无法满足元稹,恰逢制举选拔特殊人才,他和白居易住进道观备考,元稹考了第一,成功进入权力中心。</p><p class="ql-block">元稹任左拾遗,因直言得罪宰相被贬,又逢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复出后任监察御史,他不畏权势,弹劾众多官员,虽成功却得罪人,被排挤出长安。祸不单行,妻子韦丛去世,孩子大多夭折。后来,元稹在驿站因拒绝给宦官让房被揍,反遭贬官。</p><p class="ql-block">直到唐穆宗即位,赏识他的才华将其召回,元稹一度官至宰相。但长庆科案中,他因坚决打击保送关系户得罪大批人,又遭诬陷被贬,此后虽有起用,却再难有大作为,最终病逝于武昌。</p><p class="ql-block">元稹人帅有才,绯闻颇多,写艳情诗一绝。但他最出名的还是悼亡诗,如《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此外,他和白居易共同领导新乐府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崇现实主义,为杜甫发声,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七、精分患者白居易</p><p class="ql-block">上次讲了写悼亡诗一绝的元稹,今天唠唠他的好友白居易。白居易这人,心里像有俩小人打架,一个想兼济天下,一个要独善其身,这一打就打出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后,唐朝那是一路“滑坡”,读书人都怀念盛唐,白居易也不例外,从小就立志让国家重回巅峰。29岁他就中了进士,后来又结识了元稹,两人还一起考了制举。在周至县当县尉时,他写出了《长恨歌》。</p><p class="ql-block">后来,白居易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觉得写诗就得反映时事和百姓生活,像《卖炭翁》《观刈麦》这些讽喻诗,就是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唐宪宗很赏识他,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左拾遗,白居易可激动了,一口气写了五十多首讽喻诗,此时他一心搞事业,兼济天下的想法占了上风。</p><p class="ql-block">但好景不长,他因为写讽喻诗得罪了不少人。母亲去世守孝回来后,他因为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这,他遇到琵琶女,同病相怜之下写下《琵琶行》。后来回朝,他也基本只参与文化工作,朝廷越来越乱,他也不想再趟浑水了,独善其身的念头开始冒头。</p><p class="ql-block">最后,独善其身的想法彻底占了主导。他申请到杭州做刺史,疏通古井、修白公堤,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之后又到苏州任职。回朝做刑部侍郎没几天,他就称病去了洛阳。在洛阳,他躲过了甘露之变。晚年的他没事就做做慈善,研究佛道,生活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白居易的诗和李白、杜甫不太一样,语言通俗,老太太都能听懂,而且用法多样,有和朋友唱和的、有感而发的、表达乐观知足的闲适诗,还有反映时事的讽喻诗,正是讽喻诗,让他完成了兼济天下的志向,引领了新乐府运动 ,这也是他作为诗人最大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八、诗豪刘禹锡:命运打不死的小强</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盛唐诗人诗作出色,其实中唐诗人也毫不逊色。中唐有韩孟诗派、元白诗派等,诗坛战况激烈。此时,江湖出现一位刘姓高手,连诗魔白居易都两次败于他手,他就是诗豪刘禹锡 。</p><p class="ql-block">刘禹锡通晓古今,是怀古圣手,面对挫折达观且内心强大。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同榜的柳宗元与他一见如故,组成超级兄弟组合。在杜佑帮助下,刘禹锡升官迅速,还与柳宗元、韩愈组成中唐诗坛超强组合。</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进入权力中心,却因唐顺宗身体不佳,宦官拥立唐宪宗,革新派被扫荡,他被贬朗州司马。柳宗元抑郁转向哲学,刘禹锡却乐观面对,还写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p><p class="ql-block">十年后刘禹锡被召回京城,游览玄都观时写了首诗,被认为是讽刺高官,再度被贬。期间他母亲去世,又得知柳宗元死讯,他收养柳宗元儿子,整理其文章。在外漂泊时,他研究民谣,改编出《竹枝词》。</p><p class="ql-block">后来刘禹锡调任途中与白居易等人以金陵怀古为题作诗,他才思敏捷先完成,白居易惊叹。他还写下《望洞庭湖》《陋室铭》。从第一次被贬到回洛阳任职,历经二十三年。回洛阳途中遇白居易,两人唱和,刘禹锡以达观回应白居易的伤怀。</p><p class="ql-block">回到洛阳后,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完成逆袭,官居高位,只是此时已老。71岁时,他在洛阳离世 。刘禹锡和杜牧堪称唐诗怀古圣手,他的《乌衣巷》让白居易赞叹。白居易还整理了两人的唱和诗集,称赞刘禹锡写诗极为神妙。</p> <p class="ql-block">🌾九、最“冷”诗人柳宗元——其实是个段子王</p><p class="ql-block">柳宗元堪称段子王,想象力丰富,汉语里很多梗都出自他,比如黔驴技穷、粤犬吠雪等。他还写了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孤独、最冷的诗《江雪》 。</p><p class="ql-block">柳宗元出身极其高贵,父亲来自河东柳氏家族,母亲出自范阳卢氏家族,都是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他十分聪慧,堪称神童。13岁就代人写朝廷贺表,21岁便考中进士,同榜的刘禹锡与他成了铁哥们,合称刘柳。后来他们参与王叔文的革新,失败后一起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这成了柳宗元人生的转折点 。</p><p class="ql-block">被贬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极度失意的时光。永州当时是偏远山区,他只能寄居寺庙。虽身为永州司马,却毫无实权,无人搭理。不过,他名声大、出身显赫,倒也没人刁难。闲暇时他四处游玩,创作了《永州八记》,如《小石潭记》,字里行间透着凄凉。他还借写捕蛇人控诉苛政,编写《黔之驴》讽刺朝廷小人。最终,满心孤寂的他写下《江雪》 。</p><p class="ql-block">柳宗元与刘禹锡感情深厚,被贬十年后曾被召回长安,可刘禹锡因写诗讽刺高官,两人再度被贬。刘禹锡被贬播州,那里条件艰苦,且其母亲年迈难以随行。柳宗元不顾自身困境,上书朝廷愿与刘禹锡换地,虽未成功,但刘禹锡得以改地。分别时,柳宗元写诗表达共度晚年的愿望,可惜未能实现,他病逝于柳州,年仅47岁 。刘禹锡不负所托,整理其文稿,抚养他的孩子 。</p><p class="ql-block">柳宗元诗作经典,散文和寓言成就更高。他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宣扬文章反映现实。其寓言妙趣横生又富含哲理,是当之无愧的大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十、放荡不羁的才子——怀古诗高手杜牧</p><p class="ql-block">每至清明,《清明》一诗便被反复吟诵,不过它是否为杜牧所作尚有争议,我们暂且搁置。</p><p class="ql-block">杜牧与杜甫同宗,生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年代。彼时,地方势力因平叛坐大,叛乱频发,朝廷内官员和宦官争权,大唐盛世不再。</p><p class="ql-block">杜牧出身官宦世家,无奈祖父和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但家中丰富藏书与祖父杜佑所著《通典》,培养了他深厚的史学素养,让他尤其擅长咏史怀古。年少时,杜牧便凭借《阿房宫赋》声名大噪,科举前就被内定为第五名。</p><p class="ql-block">初入官场,杜牧在牛僧孺及祖父友人的帮助下顺风顺水。他生性爱玩,在扬州留下诸多诗篇,如《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 。他常出入风月场所,写下香艳之作,“豆蔻年华”便出自《赠别二首·其一》。牛僧孺曾暗中保护他,离别时还告诫其注意作风。</p><p class="ql-block">晚年杜牧对扬州岁月深感追悔,作《遣怀》反思。他的诗并非只有香艳,《张好好诗》就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后来杜牧调往长安,因不喜京城官场常求外放,还躲过了甘露之变。</p><p class="ql-block">因卷入牛李党争,牛僧孺失势时,杜牧作为牛党一派被外放。多年后牛党得势,他回朝不久又因预见唐朝衰败而请求外放。暮年杜牧写诗会友,49岁离世,临终前烧诗作、写墓志铭。</p><p class="ql-block">杜牧一生看似风流,实则胸怀大志却生不逢时,常借咏史怀古诗抒发情感,一类如《赤壁》寄托个人抱负,一类像《泊秦淮》借古讽今。他堪称唐朝最擅怀古的诗人,像《过华清宫》,其中深意值得探究。</p> <p class="ql-block">🌾十一、晚唐第一诗人李商隐</p><p class="ql-block">盛唐时,诗坛人才济济,李白、杜甫尤为耀眼;中唐时,白居易、元稹搞新乐府,韩愈、孟郊走奇险路线,开辟出另一座诗歌高峰。到晚唐,众人皆以为唐诗将走向末路,李商隐却凭独特诗风为其续命。</p><p class="ql-block">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开创全新的诗歌风格。其代表作《锦瑟》堪称千古第一谜诗,梁启超都难以理解。这首诗以首二字为题,表意不明。诗中大量用典,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且不按原意使用,理解起来极为费劲,如同典故串烧。他的无题诗也多是这种朦胧风格,不同人解读有不同看法,开创了诗歌朦胧风格的先河,与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然而,李商隐诗歌成就虽高,人生却极度悲惨。他9岁丧父,11岁便打工贴补家用,一心渴望做大官光耀门楣。令狐楚赏识他,传授四六骈文,助他中进士,可令狐楚很快去世。之后李商隐投靠李党王茂元并娶其女,因此被牛党视为叛徒。更不幸的是,母亲与王茂元相继离世,他在官场彻底失势,处处碰壁。李商隐一生颠沛流离,多次求职均以失败告终,多次向官场大佬求助也无人搭理,45岁便抱憾离世,正应了“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p><p class="ql-block">但也正是这种人生遭遇,造就了李商隐独特的诗。他常借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像《贾生》借贾谊自叹怀才不遇 ,《乐游原》感慨美好却短暂的时光,《夜雨寄北》寄托对亲友的思念。他的无题诗更是将“求而不得”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虽难懂却极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名句:</p><p class="ql-block">✨他的诗和远方都成了回忆,现在的日子就剩下苟且了。</p><p class="ql-block">✨杜甫在长安漂了十年。在这期间,他从吃穿不愁的公子哥儿,变成了抢减价大米的大叔。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杜甫才走进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从而创作出无数流传后世的名篇。</p><p class="ql-block">✨一个诗人,如果没被贬过,那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被贬的杜甫也一样,在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三吏三别”。</p><p class="ql-block">✨杜甫活着的时候,其实并不算出名,咖位比李白、王维这种超一线巨星差很多。在杜甫去世之后,他的诗集评分被越刷越高,成为五星高分诗集,才获得了真正能与李白平起平坐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诗的风格逍遥奔放,仙气外露,因此被称为诗仙。</p><p class="ql-block">✨王维深受佛家思想影响,诗的内容充满禅意,追求内心恬静,因此被称为诗佛。</p><p class="ql-block">✨杜甫则出身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诗中表达了积极入世、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被称为诗圣。</p><p class="ql-block">✨杜甫的诗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情怀,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和重大事件。而与正史不同的是,杜诗从个人视角出发,更加生活化,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p> <p class="ql-block">✨元稹:在长庆科案中,跟李宗闵结了仇,遭到他的记恨。不过元稹死得早,没经历党争最激烈的那段日子。</p><p class="ql-block">✨白居易:跟牛李两党都有点关系,因为厌倦党争而长期远离朝廷。</p><p class="ql-block">✨杜牧:与牛僧孺是好友,因此被视为牛党,在李党得势之时受牵连被贬。</p><p class="ql-block">✨李商隐:跟牛李两党都有很深的关系,结果却是两头不讨好,一辈子卷入党争,郁郁不得志。</p><p class="ql-block">✨韩愈为捍卫儒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将他纳入孔庙,让他享有被祭祀的特权。在唐朝,拥有这待遇的一共就两个人,另一个是思想家陆贽。</p><p class="ql-block">✨考上明经之后,还不能直接做官,中间需要过度一下,从基层做起。于是元稹开始去基层实习。据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元稹遇到了自己的初恋——传说中《西厢记》的女主角崔莺莺。</p><p class="ql-block">✨工作是老板的,生活是自己的,要享受生活,独善其身。白居易小时候身体比较弱,却活了75岁,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大概起了不少作用。</p><p class="ql-block">✨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老天要玩残一个人,一般都会把他捧得高高的,因为那样摔下来死得更透。</p><p class="ql-block">✨抓蛇的人,宁可冒着被蛇咬死的风险,都不愿意去忍受那些苛捐杂税,可见朝廷的苛政比毒蛇还毒!</p><p class="ql-block">✨盛唐:李白、杜甫、王维;中唐:白居易、韩愈;晚唐:李商隐。</p><p class="ql-block">✨李商隐开创了诗歌朦胧风格的先河。他和白居易崇尚的通俗易懂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他是开辟了唐诗的新次元,一点都不过分。</p><p class="ql-block">✨李商隐的许多诗名为“无题”,是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该取什么题目,“无题”尽数是李商隐内心真实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