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我来到桃花潭边,湖面如镜,一艘小船悠悠地划过,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波纹。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这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李白当年在此泛舟时的心境,那种宁静与美好,让人不禁想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的入口处,一座牌坊式的门楼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桃花潭”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万家酒店潭留香,十里桃花开迎客”更是让人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底蕴。走进门楼,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诗酒年华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的一角,一幅描绘古人泛舟游玩的画面吸引了我的目光。画中的小孩指着画作,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什么。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听语文老师讲述李白与汪伦的故事,那种纯真的友谊,至今仍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位小男孩,他穿着白色毛衣黑色裤子,正与一尊李白雕像合影留念。雕像中的李白身穿长袍,头戴官帽,右手高举着一个物品,仿佛在吟诵着千古名句。小男孩站在雕像旁,显得格外精神,他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这份友谊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小男孩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站在桃花潭石碑边上背颂着语文课本中“赠汪伦”一文,他就是从“赠汪伦”一文中知道了安徽有个桃花潭,这次放假前來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片风景优美的景区,我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汪伦别业居”。站在牌子旁的一位男士正在仔细阅读着文字介绍,仿佛在追寻着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故事。这里,曾经是汪伦招待李白的地方,那份深厚的友情,至今仍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调皮捣蛋的小哥俩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在一座古色古香的过街楼房门口,挂着两串红灯笼,门上写着“踏歌楼”三个字。这里,或许就是当年李白与汪伦饮酒作诗的地方。走进楼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诗意与友情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万家酒店遗址民俗馆门前,立着一尊男子铜像,他身穿古代长袍,头戴官帽,左手举杯向天敬酒。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李白与汪伦在此饮酒作别的情景,那份深厚的友情,至今仍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酱園两个字仿佛向我们讲述着玖龙口酱油在桃花潭的古今往来。</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边,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小溪之上,两侧绿树成荫。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散步,仿佛在追寻着李白与汪伦的足迹。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 桥下的溪水清澈,一个老妪在洗涤衣物用品,真可谓:桃花潭水美如仙境,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的笋干是这样晒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油菜花田边,一位带着外孙子的老人,他们面带微笑地坐在一堵矮墙上拍照留念,那份温馨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油菜花田的金黄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那份深厚的亲情。</p> <p class="ql-block"> 在长椅上休息时,祖孙俩坐在盛开的油菜花田前,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映衬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老人穿着黑色外套,旁边的小男孩身穿红色衣服,手里拿着门票,两人都面带微笑看向镜头。这份温馨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什么叫“隔代亲”。</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在一个蓝色指示牌旁拍下了自己的照片,“我在桃花潭等你”的字样清晰可见。这一刻,我仿佛成为了李白与汪伦故事中的一部分,那份深厚的友情,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