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花鼓戏剧团。下集一(花鼓戏排练)

墨语轩书法(勿花,勿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5号,耒阳市花鼓戏剧团,老师们齐聚一室,现场进行花鼓戏排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