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隐隐于市,在杭州北郊良渚石桥村,有一个被业界口口相传为“中国江南最美院子”的中国园林,名曰“梦溪苑”。有人称其为“当代名苑”。“梦溪”二字,取自北宋大科学家沈括隐于东明山麓著《梦溪笔谈》。</p><p class="ql-block"> 这座中国院子始建于2011年,毗邻杭州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区内,占地面积约百亩,北借东明山,中嵌“梦湖”,四围香稻、石桥、流水、人家环绕,处于江南山水田园之中……</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梦溪苑荣获国际工业设计大会组委会颁发的“TIA生态设计奖”。同年,国际遗址委员会专家莉玛·胡贾博士(Dr. Rima Hooja)实地考察良渚古城遗址,梦溪苑是其考察行程的重要接待点之一,莉玛·胡贾博士评价梦溪苑是当代“真实可使用”的中国传统庭院式园林,令她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在现今社会的延续。2023年,梦溪苑作为现代名园的案例被正式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人居环境科学板块。</p> 梦溪苑游览导图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2日,耗时12载的“中国院子·梦溪苑”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园。梦溪苑以樱花为引,将传承与创新、自然与人文、园林与文化、艺术相融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春日盛宴。春色满园关不住,樱花浪漫正此时,春雨霏霏,落樱如雨,绝美似云霞。</p> <p class="ql-block"> 我于2025年4月3日到访梦溪苑,因数日前的风雨,樱花已随风雨而去,错过了最佳景观,有点遗憾,但天气晴好,游人稀少,到可细细品味这独特的院子,也是一件幸事。</p> <p class="ql-block"> 中国院子·梦溪苑主人名叫周伟国,既是一位园林景观设计师,也是一位古宅收藏者。他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实现园林设计革命。他无中生有,凭空而建,以一种文人造园的心态,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和现代造景的手法完美融合,亭、台、楼、阁、廊、榭、桥搭配水、石、花、木、草,并将自己多年收集的古建藏品点缀其中,在“门、庭、巷、院”中锻造出中式文化园林的最高境界。漫步其中,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虽由工匠们打造,却宛若天成。</p> 院子的大门 文渊书院 石缘桥 <p class="ql-block">梦湖</p> <p class="ql-block">石缘桥后白墙为善渊苑(又称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 水是园林的灵魂,有水才有了桥、榭、舫、岛的建筑格局,才有了“微风皱罗池,春雨碧枯榕,凭栏听鱼戏,杆亭忘凡尘”的从容情怀。为了造园,先要治理污水,光水质改造这一项,周伟国就花了一百多万。很难想象,如今园中的清水潺潺、碧波荡漾,曾经只是一汪汪污水沟壑。这十二年间,他通过不断收罗被遗弃的老物料,筹建梦溪苑,将其毕生对园林营造的理解,深刻融入进了院落的每一个角落,重现古人的雅致。 </p> 永济桥 远处为天道阁(喜庆礼堂) 掬月轩 泊品民宿 <p class="ql-block">知鱼鉴(木平台)</p> 梦湖亭 两宜廊桥 盆景园 牡丹 两宜廊桥 熊猫石 梦湖亭(六角亭) 百工廊 梦湖游船 掏月轩 梦溪禅茶院 可饮茶,也可颂经闭关 雅致小院 善渊苑 梦溪苑视频 <p class="ql-block"> 由善渊院向西,经过石洞门,在园中可以看到一座明末清初的木构古戏台,戏台斗拱精美,刻画相当细腻。“这个古戏台原本是在安徽一个已经摇摇欲坠要倒塌的老旧戏台,我把它全部搬回了杭州,再一点点找遍老料修复。”周伟国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堪称痴迷,“一榫一扣和每幅雕刻真的都是精雕细作,现代工艺下,这样积淀下来的手艺都被消磨殆尽,再不留下,或许若干年后便找寻不见了。”</p> 清音大戏台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中国院子·梦溪苑,既具有中原园林的厚重壮美,又具江南园林的灵动秀美,融入和还原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是一座同时满足当代使用功能的可居、可游、可赏的江南庭院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 中国园林的历史渊源久长,历代宫苑宅邸,论园林意境之美、韵味之深,当首推南宋,南宋园林的代表,以当时南宋临安最为典型。而梦溪苑的造园手法恰恰也是以南宋的工法、技法和皴法为主导,将宋代画论中的“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的意境贯彻始末,又在布局上讲究空间重量的平衡、空间架构的合理和空间色彩的协调,使得前后左右,远近高低无不是景。</p> <p class="ql-block"> “梦溪苑营造的立意之本便是要在杭州恢复具有宋式园林美学和精神的江南庭院式园林。”周伟国透露,“向公众开放后,希望大家有机会能走进这个院子,真正领略宋式园林的美。现在,我们院子的二期也在建了,将来会做一个园林艺术馆,也计划开放园林给大家做中式婚庆,重现中华传统礼仪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