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科林斯运河(旅欧79)

轻松生活安徽8564373

<p class="ql-block">  3月23日,我们希腊之旅进入第二天。早餐后,从雅典的“Hypnos Inn Hotel Athens”酒店出发,驱车300公里,一路向西,陆地穿越伯罗奔尼撒岛,赶往基利尼码头。在那里,我们将乘坐渡轮前往希腊西岸伊奥尼亚海中的大岛——扎金索斯岛,这片土地因韩剧《太阳的后裔》而闻名遐迩。途中,我们经过了著名的【科林斯运河】,并短暂停车参观了【埃匹达鲁斯古剧场】和古代希腊【医药神博物馆】,这些景点的详细记录将在后续篇章中呈现。</p> <p class="ql-block"> 科林斯运河(Corinth Canal),作为希腊的一条人工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齐名,被誉为世界三大人工运河之一。它位于希腊南部的科林斯地峡,连接科林斯湾与萨罗尼克湾,从而打通了爱奥尼亚海与爱琴海的通道,极大地缩短了两海之间的航程。</p> <p class="ql-block">  这条运河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科林斯的暴君佩里安德(Periander)是最早提出修建科林斯运河构想的领导人之一。他意识到,开凿运河能够避免船只绕行危险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从而大幅缩短航程。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佩里安德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为了解决运输问题,他建造了一条名为“Diolkos”的石板道路,沿着科林斯地峡修建。这条道路上铺设了石槽,用于将船只拖过陆地,从爱琴海一侧运到伊奥尼亚海一侧,成为科林斯运河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到了公元1世纪,罗马皇帝尼禄(Nero)再次尝试开凿科林斯运河。公元67年,尼禄亲自到场,象征性地用镐开挖了第一锹土。他甚至动员了6000名奴隶参与工程建设。然而,随着尼禄两年后去世,这一宏伟计划再次搁浅,罗马人未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只留下未竟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世纪末,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林斯运河的设想才得以实现。希腊在获得独立后,国王乔治一世积极推动这一项目。1881年,运河的修建正式启动,并最终于1893年完工。修建过程中,工程团队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结构和融资问题等诸多挑战,但在法国工程师的帮助下,工程最终顺利完成。</p> <p class="ql-block">  乔治一世是希腊历史上一位颇具作为的君主。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位国王在不带警卫于雅典街头散步时,被一名被认为醉酒的流浪汉枪杀身亡。在希腊国家博物馆中,我拍摄到了几幅国王的画像,以纪念这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p> <p class="ql-block">  馆藏油画《希腊国王遇刺》。</p> <p class="ql-block"> 建成后的科林斯运河全长6343米,底部宽21.4米,水面宽24米。然而,由于未能按照1800年前设计的40-50米宽度施工,反而缩小了近半宽度,导致现代大型船舶无法通行。此外,直线无闸设计虽能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但90米高的岸墙极易引发超强风力,加上两端海湾潮汐不同,中小型货轮难以安全应对涨退潮期间的水位差。再加上开放仅7个月就出现多处岸墙滑坡等问题,各大船务公司纷纷拒绝使用这条运河。</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未按设计方案施工,加之特殊的地形和海岸构造,科林斯运河的通航船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建造和运营长期亏本,拖跨了一家公司并连带为这家公司提供货款的银行也倒闭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两块石碑上刻记着与运河建设相关的大事记和重要人物,记录了这条运河漫长而曲折的建造历程。</p> <p class="ql-block">  二战时期的希腊保卫战期间,科林斯运河成为英德双方争夺的焦点。从一开始的刻意避开河道逐步演变成无差别轰炸。1944年,德军在撤离希腊前实施的“焦土行动”,被称为“科林斯运河的噩梦”。德军利用炸药触发岸墙坍塌,将炸毁的桥梁、火车车厢和数以千吨计的地面设施推入运河,导致河道堵塞断流。尽管经过一年多的清理,科林斯运河至今接待的最大船只也不过区区2万吨。2008年,希腊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但这次改造并未涉及河道,仅对岸墙两边进行护栏加固、灯光布景以及设置20多个观景台等。如今,科林斯运河的实际运输需求已被大大淡化,每年通行的船只仅有1100艘,多数为休闲性质的小型邮轮、帆船和私家游艇。</p> <p class="ql-block">  桥头的这座大理石雕像纪念的是希腊19世纪末的首相,正是在他的任期内,科林斯运河得以完工通航。</p> <p class="ql-block">  卡里拉奥斯·特里库皮斯,希腊首相(1852—1896),出生于纳夫普利翁。1852年,他在希腊驻伦敦使馆任职。1864年,他参与与英国的谈判,成功使英国将爱奥尼亚群岛归还希腊。在其多次担任首相期间,他努力推动希腊现代化,整顿财政,修建公路、铁路和港口,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工业,建立强大的陆海军,扩大公共教育。然而,1895年因国家财政破产被迫下台,1896年在法国戛纳去世。</p> <p class="ql-block">  桥头附近的另一座地标纪念物与二战时期的科林斯运河争夺战有关。</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德军为切断英联邦军队从希腊本土撤退至伯罗奔尼撒的路线,发动空降突袭占领科林斯运河大桥。英军试图炸毁桥梁以延缓德军,但德军仍成功控制运河区域,加速了希腊战役的结束。作为连接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的重要水道,科林斯运河在二战期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控制这条运河可以有效地掌控海上交通,保障物资和部队的运输。这场争夺战中,盟军多国军人阵亡,希腊伯奔尼罗区政府于2020年4月在桥头筑墓立碑勒石纪念。</p> <p class="ql-block">  科林斯运河,以其奇特的存在被誉为世界运河史上的独特案例。尽管其开凿时间比中国最古老的胥河晚了400多年(胥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科林斯开凿于公元67年),但它却以“全球施工期限最长的运河”而闻名于世,直至1893年才正式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  如今,科林斯运河主要作为观光旅游娱乐河道存在。运河周围的峭壁高达90米,形成了壮观的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由于运河两侧悬崖的高度和特殊地形,这里成为世界著名的蹦极跳场所。冒险者可以从高耸的桥梁上跳入运河上方,体验惊险刺激的蹦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桥头还有一个多色柱群,基座文字译为“帕纳西克斯”,其具体含义尚不明确。如果有了解的朋友,欢迎分享。</p> <p class="ql-block">  旅行纪实是一项艰辛而充实的工作,希望我的记录能得到您的认可与关注。所有图片均为现场拍摄,背景资料综合自网络信息和旅行书籍《希腊》,部分译文借助APP软件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