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那年我参加高招考试

白河

<p class="ql-block">每逢春季高中学子即将毕业紧张备考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1964年曾参加全国高招考试的往事……</p><p class="ql-block">1964年7月我们南召县一中高三年级同学参加了在南阳市二高考点的高招考试。</p><p class="ql-block">那年七月初,张纪功校长为作好南召一中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在有关教职工参加的会议上进行了周密安排,提出了严格要求。</p><p class="ql-block">记得七月考试的前两天早上我们由老师们带队第一次坐上由南阳开来的四辆大蓬汽车去南阳市。在车上先放上同学们的行李后乘人,女生坐在前排。汽车在山中土公路上颠簸着翻越了一座座大山,同学们还乐得屁颠屁颠的。真的,我们绝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坐汽车出远门呀!平时我们去南召一中上学,七十里山路那可都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南阳市第二高中住在大礼堂,睡在大苇蓆的地上。太有意思啦,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片住,班主任睡在中间隔开我们。在大礼堂里也是我们备考的埸地,老师们仍辛苦地辅导我们备考。</p><p class="ql-block">谁陪我们去考试?只有学校领导和任课老师们陪我们。可不象现在考场外家长们人山人海的,考场里考学生,考场外考家长呢!</p><p class="ql-block">我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早已提前在二高院内支好锅灶,为我们做上可口的饭菜。记得孙兆贵老师管理伙食,吃的是白面馍和包莱炒肉。我还记得中午每位同学分到两个鸡蛋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高考考生在市三中考場外等待入埸。白河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开始高考的第一天,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我的手心里尽是汗津津。谁不紧张呀!功课准备的再好也紧张。</p><p class="ql-block">记得考语文时,作文题是“读报有感",卷子里有篇报上登的短文,大意是有个县收到外地支援的一包包干菜叶子,打开后发现里夹有许多玉米、红术干、粮票等。</p><p class="ql-block">下考埸后,一同学说,唉呀!紧张死了,我写了两篇读报有感。开始咋没看到那篇文章,提笔写完已准备好的文章后,一看是让写读人家的文章后有感呢!立即又写了一篇。大家哈哈一笑说,忘掉它,准备考好下一科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7月8日,民警在南阳市三中考埸外引导考生进入考場。白河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4年7月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中部分内容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俄语考试题有篇俄译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的一段。下课后,同学们又在议论,卓娅是死了还是牺牲了咋翻译。有个同学说,我翻译成卓娅“睡着“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因为俄文中“睡"和“死"的词根太相近了,死了还不是睡着了么!</p><p class="ql-block">考后同学们纷纷议论夸奖我们的老师。有的说作文写的好,得益于语文老师教的好;有的说物理考的好,闫嗣英老师辅导的内容都用上了,有的说来广远老师教的代数神了,代数多亏有了他的辅导;还有的说历史王老师考前辅导的70%内容都在卷子上……</p><p class="ql-block">直到五十多年后老同学们回忆起那次高考,无不称赞南召一中的张纪功校长和老师们。是他们亲自将“64届”的同学们送出了伏牛大山,有的走进了大学殿堂,有的参加了社会工作,使我们的人生实现了第一次大转折。</p><p class="ql-block"> 感恩老师,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白河 2025年4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