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p> <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三年(1823年),石家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清光绪元年(1875年),进行大规模建筑,后仅存“尊美堂”宅第。</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家迁走,自此大院开始衰败,国民党时期曾多次在院内驻军,任意拆改破坏,经过文革浩劫,大院已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1987年,投资560万元修复石家大院。1991年,以石家大院为馆舍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石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石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的长廊回廊大约有800米。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今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p> <p class="ql-block"> 石府戏楼占地为600平方米,位于整个大院的中间,与花厅仅一墙之隔。其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豪华、设计巧妙,为北方民居之冠。戏楼的顶子设计独特,采用较为罕见的盝顶,外用铅皮封上,再用铜铆钉铆成一个寿字。整座建筑为台梁式,左右各有6根立柱,立柱为通天式,上圆下方,取其天圆地方之意。戏楼内共设有120个座位,中间有“官客席”,后面台阶上设有“堂客席”是当年石府女眷的座位。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浆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