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日记

蓝湖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9日,周六,沙洲。阴</p><p class="ql-block">晨起,玲说,禁渔期要到了,去对岸采购一次吧。</p><p class="ql-block">对岸指我家东门外瓯江的对岸,有一个浙南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说是水产,其实肉类、淡水鱼、贝壳类、熟食类及各种时蔬菜都有。肉类又细分为牛肉、羊肉、猪肉。当然水产批发为其主项。</p> <p class="ql-block">同学清也随我一起去。9点半,我们三人在楼下拐角处会合出发。经沙洲路、北钗桥,过瓯江北岸线,15分钟后来到市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产区要等到11时才开门。我们先在肉类区转悠,买了牛排、牛吊龙及猪排。吊龙牛肉也称牛里脊,是牛背上的一条长条肉,位于牛里脊和牛脊柱骨之间,肉最嫩滑。猪肉30元一斤,卖相不错。卖肉老板说,20年前他就在水心水产市场边上卖肉,后随市场搬迁至此。又说猪肉来自永嘉山区的自养土猪,品质绝对保证。</p><p class="ql-block">我相信老板的话,也相信“一分铜钿一分货”的道理。我买过菜市场的猪肉,一斤10元至40元不等,猪肉部位不同,猪肉品位不同,价格便不一样。这如同我常去东门街那间鸡蛋专卖店,有竹林山鸡蛋、虫草鸡蛋、土鸡蛋、饲料蛋、白壳鸡蛋、‌绿壳鸡蛋、‌富硒鸡蛋、‌生态谷物鸡蛋,五花八门,价格迥异,品质当然也不同。</p> <p class="ql-block">水产交易区准时开张。今天人多货少。人多是禁渔期将至的原因,都想囤积鱼货,慢慢吃一阵子;货少或许与天气骤冷有关。鱼贩们忙得不可开交,不便细问,也不可以挑三捡四。黄鱼梅、鲳鱼、带鱼、鮸鱼等,有20斤一筐的,也有30斤一筐,都是一口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爱买不买。抱着“过了这村没那店了”的心态,我们抢了一筐鲳鱼,一筐黄鱼梅,与清同学平分。</p> <p class="ql-block">回家已过晌午,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匆匆剖杀了刚买的一条鲳鱼,菜籽油两面煎,放酒盐姜蒜,不一会儿,铁锅里便飘来扑鼻鱼香。然后下半熟粉干。鲜鱼烧粉干是我的至爱。</p><p class="ql-block">今日此鱼价钿比平时稍贵,可鲜度真好,银鳞闪闪,洁白如雪。待吃到嘴里,更感肉质细嫩,甘美无穷。鲜与不鲜的鱼,就是不一样。所以常听有人说,少吃不吃都没事,吃鱼一定要吃鲜。</p> <p class="ql-block">饭罢,我们又忙着把鱼一条条分开,放入特制尼龙袋,再搁进零下30度“深冷智冻”。冰箱外屏上这样写着,速冻的意思。24小时后自动恢复正常的负18度。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效锁住鱼鲜。</p><p class="ql-block">晚上又降温了。沿着河边散步时,寒风劲吹,即便缩颈裹衣戴帽,仍觉得冷嗖嗖。一看天气预报,是5摄氏度。全天徘徊在4至8度之间,这在将近四月的末春属于罕见。</p> <p class="ql-block">早些回家,在暖和的房间靠在飘窗上逛手机,看到今晨我市部分地区均下起了雪,山区还出现积雪。阳春三月下雪不多见,据称是25年来温州最迟的春雪,称之“桃花雪”。有人趣写一首:春天来了/竟然下雪了/是冬负了雪/还是雪背叛了冬/雪本该是冬的伴侣/却不顾一切跑来做春的情人/连雪都移情别恋/更何况人心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