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展票引发的回忆,(爸爸的回忆录)

开心快乐

<p class="ql-block">  年过八旬,记忆力下降甚多,可总愿回忆经历中的往事。近日,翻看在部队时写的一本日记,发现了一张1977年11月16日《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的展票,立刻引发了我对周总理的几多回忆和观展时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1960年7月至1966年11月,我是驻北京海军直属航空兵机关的一名现役军人,先后七次见到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深感幸运和荣耀。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全国各族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悲痛,我更悲痛万分。周总理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重大损失,党和国家失去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总理。</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逝世一年后的1977年11月16日,我有幸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二楼大厅参观了周总理的生平展览。距今已近40年,但当时的感受仍记忆犹新。那一天,走进大厅,严肃而安静,正面悬挂着周总理的巨幅照片。和大家一样,向总理遗像深度三鞠躬。默毕后,各自按顺序看展览。没有解说员,展出的图片、实物只有文字说明。不允许照相、不允许记录。我以崇敬的心情按顺序观看总理生平展。走到实物展室,观展的人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展室放着三件物品,一件是深蓝色呢子"中山装"一套。文字介绍:这套服装,建国后总理多次在节日、接待外宾时穿过,衣服领破损已修复三次。再一件是一双皮凉鞋。这双凉鞋节日穿过,接待外宾时也穿过。鞋两边有的小皮带破损已修过几次。第三件是睡衣。睡衣前襟衣边破损、腰带两头中间部分磨损的要断了似的。</p><p class="ql-block"> 走进复制的一间病房,迎面放一个半圆木椅,床头柜上放一个暖瓶,一个木制长方形托盘,盘里放着总理病中用的餐具,一双竹筷,一把小白钢勺,搪瓷茶杯、碗、碟,有的搪瓷脱落掉一块块。小书桌上放些图书、刊物。笔桶里装满削好的铅笔和几枝红蓝铅笔。桌边报架挂几种报纸。文字介绍说,这就是总理当时病房的所有摆设。</p><p class="ql-block"> 在这特殊的病房里,参观者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病床上。被上面放一块三合板,床上还放一个用三合板做的轻巧小桌更引众人的目光。文字介绍:总理在病床工作时,开始在被上垫一本刊物批阅文件电报。邓颖超看总理工作太力,找一块三合板垫在被上批阅文电,总理说垫这块板好多了。邓颖超还觉得总理工作起来就忘记自己是病人,劝说又不听,就请工作人员帮忙用三合板做一个轻巧小桌放在被上批阅文件电报,总理说小桌好,舒服多了。</p><p class="ql-block"> 实物展的地方,聚集的人最多,在相互交谈中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总理穿修补过的衣服,穿修补过的鞋,外国没有,中国也不多见。我清晰地记得,在离馆前有一位女士看过实物展后,躲在一边哭泣,引发了多人共鸣,不少参观﹣者的眼睛都湿润了,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p><p class="ql-block"> 这次展览,给我留下的感受太多太多了。老一代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简直就是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广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