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心底多年的谜,(爸爸的回忆录)

开心快乐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这一幕虽然已过去了将近六十年了,然而时至今日,这个曾蕴藏在我心底多年的谜虽早已解开,可时常还是让我回味不已。</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五八年,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航空兵学校校部调到校外场山海关第一飞行训练团工作。一九六○年三月,部队接到命令:山海关海军部队机场从七月一日起,除了完成飞行训练任务外,还要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友人专机在机场起降任务。自接到命令开始,部队就对专机物资保障做了充分准备。为确保专机安全,组成专机安保小组,对安保成员和专机接待人员进行了严格政审,我幸运地成为安保成员,被选拔到机场候机厅内做专机接待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年七月上旬的一天,接到上级指示,上午有专机在机场降落,安保组立即通知安保人员到各自岗位待命,并通知我迅速到机场候机厅做好专机接待准备。机场办公区距机场候机大厅少说有两公里。在那个年代,没有公用自行车,又不能派专车送你到机场候机大厅,只能跑步到机场候机大厅。</p><p class="ql-block"> 到大厅后,我顾不上歇息,便按要求投入接待准备工作。很快就听到机场上空有专机的轰鸣声,顷刻飞机着陆,此刻是上午十时五十分。专机停稳后,从飞机上走下三个人,两位女士和一位小男孩,三人径直朝大厅走来。我三步并成两步走到厅门外边站立,迎候客人。走在前头的这位女士,个子不高,梳着短发,还有几丝白发,上身穿黑色半袖衣衫,下身着黑色裙子,脚穿布鞋。我把这位年长的女士引领到贵宾席就坐。随后,我先是向她送去擦手毛巾,紧接着为她敬茶。见到送茶水过来,她轻微起身,微笑向我点头谢意。而后,我向随同的另一位女士送去茶水,这位女士也起身向我点头致谢。而那位小男孩,则独自一人在沙发边跳来跳去地玩。三人在厅内呆了大约十来分钟,来人进厅报告:"客人专车已到",我迅速到厅门外站着等候,欢送客人。几位客人步出厅门外,乘上专车,驶向了北戴河。</p><p class="ql-block"> 站在门口,目送着专车,直到看不到专车背影我才回到厅内。边收拾物品我边想,这位年长女士如此端庄、朴实,又感到平易近人,究竟是何人呢?但部队的纪律不允许问,也不敢问,只能在心中恭而敬之。</p><p class="ql-block"> 自与这位不平凡的女性相见那天起,她的名姓、高职及生平无处可寻,已成我心中多年不揭之谜。后来,在一个偶然机会得知,这位年长女士叫康克清,朱德总司令的夫人。一名普通士兵,能有幸接待朱总司令的夫人,真乃三生有幸。</p><p class="ql-block"> 时隔三十年,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国家发出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康克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这不幸的消息对我来说震动很大,虽只见过康克清一面,但她的朴实、平易近人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克清同志的逝世,让我深感悲痛。此间,看到新华社发的《康克清同志生平》一文,我认真拜读了数遍,也彻底揭开我多年对康克清同志高职、生平之谜。</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广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