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艺术 <57>

米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艺术家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野,原名周德波,福建省永泰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注册艺术品鉴定评估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收藏家、书画篆刻家,师从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大家林健。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篆刻学会副秘书长,福建丹青印社社长,岭南印社顾问,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鉴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艺术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收藏》杂志社社长,福建黄爱国拥军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荣誉院长,福建省海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度入选中国百名品牌幕后英雄,2015年度入选中国文化年度人物候选人,《海峡慈善》杂志封面人物。2018年入选福建慈善十佳个人,2021年被授予福建省慈善服务特别贡献奖。</b></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 临轩唯我醉西风】“临轩唯我醉西风”“醉西风”隐含秋意萧瑟中的独饮之态,与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中“独倚西风寥郭”“醉里不知谁是我”的疏狂与迷惘相呼应。词人借酒消解壮志难酬的悲凉,虽身处自然(西风、竹泉),却无法真正融入高洁意象(非月非云非鹤),透露出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与超脱现实的矛盾‌。此句的“临轩”暗含凭栏远眺的意象,与五代徐昌图《临江仙》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的羁旅孤寂相似。西风中的醉意,既是当下情绪的宣泄,也承载了“浮生长恨飘蓬”的漂泊感‌。而“唯我”二字更强化了独对时空苍茫的疏离感,类似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物我对照的孤独‌。文人常借酒与自然对话,试图在醉意中寻求精神解脱。但“醉西风”的凉意又打破了这种理想化状态,回归到“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的现实孤寒,形成醉醒交替的生命张力‌。此句可视为对古典诗词意象的化用,其内核延续了宋词中“酒—风—独”的抒情传统,融合了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双重气质。</p> <p class="ql-block">敬敬印雕二首</p><p class="ql-block">郑金庆</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临轩唯我醉西风】</p><p class="ql-block">茫茫世景日升东,</p><p class="ql-block">福泽流临驻德中。</p><p class="ql-block">远瞩高瞻胸广阔,</p><p class="ql-block">临轩唯我醉西风。</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藏巧于拙】</p><p class="ql-block">为人低调正生涯,</p><p class="ql-block">藏巧于拙事成嘉。</p><p class="ql-block">委屈求全达夙愿,</p><p class="ql-block">糊涂淡泊道衢遐。</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心有千千结】这是一句常常用来形容内心纷繁复杂的心情的成语。它源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红楼梦》,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和日常用语中。作为中文经典文学意象,主要表达内心复杂交织的情感状态。最初出自北宋张先《千秋岁》名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通过网结隐喻爱情的坚贞不屈。词中描述恋人即便面临外力阻隔仍保持执着信仰,"千千结"特指化解不开的相思情愫。‌</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是一句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表达,其核心含义是:尽管人生充满坎坷与遗憾,但总会有细微的美好或希望降临,足以慰藉心灵、填补对理想的追求。‌“人间一两风”‌:象征生命中偶然出现的善意、机遇或美好瞬间,如清风般轻盈却足以触动心灵。这类美好往往不显眼,却能带来深远影响‌。‌“十万八千梦”‌:比喻人生中宏大的理想、期待或未实现的遗憾,数量庞大且看似遥不可及。这里的“梦”可指代对幸福、成就、情感等的追求‌。通过“一两风”与“十万八千梦”的对比,强调即便现实与理想差距悬殊,细微的温暖或转机也能支撑人继续前行,暗含“希望永存”的积极态度‌。这两句诗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意哲思与现代心理学对希望机制的解读,既是对个人心灵的抚慰,也是对生命韧性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海清河晏·万物生辉】‌“海清河晏,万物生辉”是一个成语组合,其中“海清河晏”与“万物生辉”分别有不同的含义。‌“海清河晏”‌比喻天下太平‌。其中,“海清”指沧海波平,“河晏”指黄河水清,整体意思是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这个成语出自唐代郑锡的《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意思是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这个时代和平年年收成颇丰‌。“万物生辉”则‌形容万物都焕发出光辉‌,意味着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春天到来时,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将“海清河晏”与“万物生辉”结合使用,可以表达一种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例如,可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呈现出繁荣和生机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藏巧于拙】保持谦逊和低调。避免锋芒毕露:温和、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隐藏实力和意图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藏巧于拙的近义词有“大智若愚”,强调智慧与谦逊、低调的结合。在现代社会中,藏巧于拙的智慧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各方面保持谦逊和低调,学会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语出《小窗幽记·集醒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句话表达了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和才智,以低调、谦逊的态度面对人和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把巧捷包藏在朴拙中,用隐晦的手法作光明正大的事, 在混浊的世态中寄托清廉的作为, 以委屈求全作为日后发展的手段。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表现得低调而内敛,仿佛毫无锋芒,实则藏巧于拙,深谙处世之道。</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泰而不骄,矜而不争”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论语·子路》的名言。这句话是对君子人格的一种描述,“泰而不骄”形容的是那种即使处于高位或拥有优越条件,也能保持谦逊和平和心态的人。他们不会因自己的地位或能力而轻视他人,而是以一种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与人相处。“矜而不争”描绘的是一种既自尊自重又懂得克制自己,不轻易卷入无谓争执的人格特质。这样的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会注重方式方法,尊重他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是对君子风范的高度概括,强调的是一种内外兼修、平和谦逊而又自尊自重的处世哲学。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p> <p class="ql-block">敬题印雕【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夸】</p><p class="ql-block">郑金庆</p><p class="ql-block">谦虚诚意善良家,</p><p class="ql-block">君子不骄识自加。</p><p class="ql-block">精艺然高低调态,</p><p class="ql-block">岂能吹捧傲矜夸。</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泰而不骄,矜而不争”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论语·子路》的名言。这句话是对君子人格的一种描述,“泰而不骄”形容的是那种即使处于高位或拥有优越条件,也能保持谦逊和平和心态的人。他们不会因自己的地位或能力而轻视他人,而是以一种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与人相处。“矜而不争”描绘的是一种既自尊自重又懂得克制自己,不轻易卷入无谓争执的人格特质。这样的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会注重方式方法,尊重他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p><p class="ql-block">“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是对君子风范的高度概括,强调的是一种内外兼修、平和谦逊而又自尊自重的处世哲学。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永寿康宁】“永寿康宁”由“永寿”(长久寿命)和“康宁”(健康安宁)组合而成,源自《尚书·洪范》记载的“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永寿‌:强调生命绵长,无病无灾;‌康宁‌:包含身体健康、心灵平和及生活平安三重内涵。康宁‌不仅是身体无病,还需心态乐观、远离灾祸(如意外或牢狱之灾)。在传统祈福艺术中,常通过蝙蝠(谐音“福”)等符号象征“五福”,而“永寿康宁”则体现对生命质量与长度的双重追求。这一概念仍用于祝福语或文化解读,反映人们对身心健康与长寿的永恒向往。该词是传统福祉观念的凝练,强调生命持久与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一句词,意为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寓含了深刻的情感。李煜身为南唐后主,在国破家亡后被俘至汴京,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春风再次吹过小楼,触发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 <p class="ql-block">敬题印雕三首</p><p class="ql-block">郑金庆</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龙跃于渊风云变色】</p><p class="ql-block">蛟龙来运自腾飞,</p><p class="ql-block">花木逢春艳菲菲。</p><p class="ql-block">浑水黄河清有日,</p><p class="ql-block">风云变色得良机。</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小楼昨夜又东风】</p><p class="ql-block">人情世事路崎岖,</p><p class="ql-block">草木四时有茂枯。</p><p class="ql-block">造化由天调遣定,</p><p class="ql-block">东风待日到清芦。</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永寿康宁】</p><p class="ql-block">虔诚许愿梦祈圆,</p><p class="ql-block">永寿康宁谢佛天。</p><p class="ql-block">布施立德行仁义,</p><p class="ql-block">修心积善孝当先。</p> <p class="ql-block">【一日一印*龙跃于渊·风云变色】‌“龙跃于渊,风云变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当龙在深渊中跳跃时,会引起风云的变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导致局势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成语出自《周易》中的“乾”卦象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其中,“或跃在渊”指的是龙在深渊中准备跳跃,象征着在积累力量后准备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