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和畅清明至,沈氏后人齐祭祖。4月4日清明节,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沈屯社区数众多居民隆重举行清明节祖坟第十五周年公祭大典,缅怀祭拜沈氏先祖的功德盛绩,感怀盛世沈氏族人家和业兴的繁荣兴旺之象。中国竹笔书法创始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著名书法大师沈氏家族的沈安良大师专程从北京赶回家乡,与沈屯乡亲一道参加公祭活动。</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沈氏始祖名沈季载,他是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因封于沈国,子孙遂以国为氏。历史上沈姓名人很多,春秋有左司马沈尹戌沈诸梁父子、南朝文学史学家沈约、唐代诗人沈佺期、北宋时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现代爱国人士沈钧儒、作家沈雁冰、沈从文、当代书法家沈鹏、沈安良等。</p> <p class="ql-block"> 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沈屯社区是当地沈氏后人的集聚地,社区中98%以上居民均为沈姓。几十年来,每到清明节时,居民们便自发在沈氏祖坟前祭祖,并成为沈屯沈氏族人的好家风。2009年,在沈屯村两委的倡导下,发动村民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共同集资,将常年荒芜、杂草丛生的沈氏祖坟修葺一新,修建成碑楼耸立,翠柏常青的沈氏祖坟陵园,使之成为沈屯社区沈姓居民进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清明节,沈屯村隆重举行了首届“沈氏公祭大典”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这场祭祖大典由沈安良大师撰写祭文并题写碑楼、门匾等。首次举办祭典至今己有15年历史了,在此年间每逢清明节,居民们仍自发集聚举办祭祖活动,延续至今已然成为沈氏族人的家风传统。</p> <p class="ql-block"> 沈安良大师去年清明节回乡参加了祭祖活动时,沈屯党支部书记沈伟杰、沈屯红白理事会会长沈小旺代表全体村民诚邀沈安良大师在2025年清明节时再次回乡参加第15周年公祭大典活动,并由沈安良大师全面负责策划、设计指导、撰写祭文、拟定活动仪程等事宜。</p> <p class="ql-block"> 在沈安良的倡导下,沈屯族人成立了清明节公祭大典筹备组,由沈安良、沈友庭、沈伟杰、沈小旺、沈兴旺、沈殿伟六人组成,沈安良亲任筹备小组组长,并先后三次组织召开筹备会。沈安良再次特意为祭祖大典撰写书丹祭文,并泼墨题写沈氏祖坟陵园大门对联“缅怀先祖功德重如山 ,清明后辈彰显感恩心”。</p> <p class="ql-block"> 4月4日清明节上午,“中国沈氏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沈屯社区清明节祖坟第十五周年公祭大典”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大典由司仪沈兴旺主持;宜阳县水利局原副局长、筹备组副组长沈友庭诵读祭文;“新时代人民艺术家、著名书法大师、筹备组组长沈安良作总结发言,并捐赠了为此次祭祖大典撰写的一千多字祭文书法作品,这幅作品通篇采用小字行书创作完成,这幅作品是当今世面上在四尺宣纸上他写的字数最多的第一幅,可谓希缺致极,笔功深厚、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祭祖大典上,沈安良大师还捐赠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有“大红袍”之美誉的《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 --沈安良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登上《大红袍》一书的当代书法大师,该书将珍藏在沈屯社区沈氏族人“家风馆”中。</p> <p class="ql-block"> 沈安良大师在祭祖大典上向乡亲们做了真挚热情的演讲,他勉励沈氏族人秉承弘扬沈氏家风,传承“忠孝”文化内涵,忠于国家、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敬仰先祖、勤奋努力、勇于拼搏,创造新的优异成绩回报家乡、回报父母、回报先祖。沈安良大师的真诚情演讲引来村民们的热烈掌声。</p> <p class="ql-block"> 祭祖大典按照沈氏传统习俗,根据仪程庄重进行了跪拜、叩首、躹躬、敬香等祭拜礼仪。公祭大典圆满结束后,居民们在一起吃了简单而家常的大锅烩菜后结束。</p> <p class="ql-block"> 沈安良大师即兴赋诗《沈屯清明祖坟第十五周年公祭大典》一首感怀,记录下此次沈氏祭祖大典盛景:</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一清明,今日沈氏祭祖庭。男女老少聚坟前,肃穆俯首孝心诚。三柱高香烟火旺,先祖泽荫蔽后生。天佑沈氏福运多,年年岁岁好前程。”</p> <p class="ql-block"> 沈安良与86岁的奶奶辈和91岁的婶婶辈热情交谈,祝她们健康长寿活到一百多岁,二老高兴的合不拢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