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yddsm</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611734</p><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编辑:梁玉芳</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文庙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3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贺州文庙位于贺街镇临贺故城内,旧称临贺故城文庙,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距今已有920余年的历史,是当时岭南地区的最高学府。贺州文庙于2017年8月启动迁建,2020年12月告竣。</p> <p class="ql-block">贺州文庙,到处红墙绿瓦辉煌大气。</p> <p class="ql-block">文庙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临贺文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北宋至元代是贺州州学,明清两代是贺县县学。历史上,临贺文庙有三个选址,宋代始建时选址于临贺故城河西城址的东门楼内,明嘉靖二十三年迁址于临贺故城南门楼内,清道光二十四年址于今贺街镇河西村三元街。此遗址为清代迁址,坐北朝南,东西宽49.36米,南北残长161.7米,据清代光绪版《贺县志》记载,此遗址从北至南曾建有崇圣祠、大成殿、东西两庑、大成门(戟门)、名宦祠(在东面)、乡贤祠(在西面)、泮池、状元桥、石牌枋、棂星门、水井、礼门、义路、照壁等。文庙四周还有围墙,建筑规模恢宏,红墙绿瓦,工艺精湛。民国后,兴建兴学,文庙失去教育功能,逐渐荒毁。现遗址上的地面建筑仅残存照壁、棂星门及部分围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修缮建设后的文庙遗址公园,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保留了文庙的历史痕迹,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教育、儒家思想,促进教育教学、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崇圣祠遗址:遗址面阔为:11.74米,进深为:30.71米,建筑面积为:360.41㎡;崇圣祠是专门用于祭祀孔子五代祖先的场所,表达对孔子家族的尊崇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遗址:遗址面阔为:22.37米,进深为:5.92米,建筑面积为:132.43㎡;大成门是文庙的正门,通常只有在重要仪式或特定身份的人才能通过,因此它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遗址:遗址面阔为:20.79米,进深为:16.93米,建筑面积为:351.97㎡,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核心之地,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表达对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尊崇与缅怀。</p> <p class="ql-block">名宦祠遗址:遗址面阔为:6.16米,进深为:5.92米,建筑面积为:36.43㎡,名宦祠是供奉那些在当地任职期间有卓著政绩、为地方作出重要贡献、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乡绅祠遗址:遗址面阔为:4.12米,进深为:5.92米,建筑面积为:24.39m;乡绅祠是祭祀乡贤的场所,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乡贤的敬仰和追思,同时也激励后人向乡贤学习。</p> <p class="ql-block">拌池遗址:遗址面阔为:21.12米,进深为:9米的半圆形水池,建筑面积为:140.55㎡;泮池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位于状元桥的下方,通常被认为是文庙中的学海,象征着知识和学术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遗址:遗址面阔为:16.05米,进深:1.14米,建筑面积为:18.29平方米;万仞宫墙作为文庙建筑群的入口,万仞宫墙界定了内外空间,引导人们进入文庙的神圣领域。</p> <p class="ql-block">▽本图由陈昱吉老师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