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英语:Ruins of St.Paul's),澳门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圣保禄大教堂(又称“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遗址,也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的前身圣保禄教堂,始建于1602年,直到1637年修建完成;后于1835年被大火焚毁,仅余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及石阶,目前所见的大三巴牌坊就是教堂前壁的遗址;1990年至1995年间,澳门政府对教堂遗址进行了维修工程,并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收藏各类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等展品。“三巴”是葡文“圣保禄”(São Paulo)的译音,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将之称为“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的建筑设计采用意大利巴洛克风格,而其中雕刻又具有东方特色;牌坊总共有五层,主要以花岗岩建成,宽23米,高25.5米,坊前有68级石阶,三至五层渐收构成一底边宽为8.5米的三角形山花。牌坊上嵌有耶稣会圣徒、圣母像、天使浮雕以及耶稣圣龛等雕刻,也有石狮、汉字以及日本的菊花雕刻等东方元素,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长期受到中外建筑人士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又称“立体的圣经”。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大三巴牌坊接待了超过3500万的全球游客,相比1999年,访澳游客数量增加4倍。同年,澳门旅游收益达402亿美元,排名居全球第11位。</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p> <p class="ql-block">香港出关 港珠澳大桥入口</p> <p class="ql-block">悬挂三地车牌</p> <p class="ql-block">海底隧道</p> <p class="ql-block">澳门大炮台公园,又称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它位于澳门半岛中部海拔52米的小山头上,紧邻大三巴牌坊,是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大炮台</p> <p class="ql-block">位于澳门半岛西望洋山上,教堂钟楼高耸。登临教堂,沿途林木葱茏。教府圣母堂前石台高筑,圣母石像尊立其上,面向大海,圣母双手合十,慈祥端庄。阶下有路德圣母岩洞。站在教府所在望洋山上,远望跨海友谊大桥及远处珠海风光,美不胜收。有数百年历史的妈祖阁就坐落在山的西南麓,庙的后山坡上花岗岩石蛋地貌发育,有不少名人雅士题咏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西望洋圣堂及主教私邸</p> <p class="ql-block">澳门观光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