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与闽南话

燕栖清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昵称 燕栖清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编号 344784</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自我介绍一下:标题里的北京人就是我,年近古稀,40年前做了泉州人的媳妇,25年前定居在泉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再说说我的网名,跟主题也有些关系:燕栖清泉,燕寓意北京,北京旧称北平、燕,也是我的名字;栖寓意停留、居住、栖身等;清寓意清新、清净、清澈等;泉特指泉州。</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几十年了 ,安身立命,我也早已把泉州当成了自己的家。婆家亦是家,有一大群朴实忠厚、真心待我的家人;第三故乡(第一故乡是生长之地北京,第二故乡是军旅32年所在地广西)亦是故乡,虽然属于二三线沿海小城市,泉州却是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全国“最宜居城市”之一。</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泉州的特色和优势,我曾写过专题文章介绍,在此不予赘述了。本文就重点聊聊一个北方人在泉州二十多年的生活体验,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何学说闽南话。</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福建东南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还有台湾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闽南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方言,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唐朝、北宋时期随闽南人的祖先南迁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所以,在学术上,以泉州腔作为标准腔。 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古代两大中原汉人移民潮:征蛮和避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温州话,排名第二的是潮汕话,排名第三的就是闽南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闽南话的发音独特,有很多喉音和鼻音,都说闽南话难学,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发音、语调和语法所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闽南话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有些音节的发音非常接近,但有些音节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平声、上声、去声等区别明显。此外,闽南话的韵母发音也具有独具特点,如“波”、“多”等等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这种独特的发音体系使得学习者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闽南话的语调也非常独特,不同音节的声调变化和组合方式都有所不同。这种复杂的语调变化使得学习者很难适应及无从下手,从而影响了对闽南话的理解和掌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者,闽南话的语法也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特殊的语法结构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包括口音多样性、词汇和发音复杂性、语言测试生涩性,以及缺乏有效学习平台支持,学习者需要掌握标准发音和独特词汇,确实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让我特别汗颜的是,在泉州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居然没学会讲闽南话,曾经很努力的学习过,模仿过,但收效甚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说话还带着儿化音,京腔京调。初学闽南话时,就感觉舌头在口腔里转不过弯来,说出来的声调生硬拗口,实在不好听,索性只学了几个“单词”,连比带划完事。唉!让我说一口流利纯熟的闽南话,确实有点天方夜谭,勉为其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会讲客家话和粤语的人学闽南话就容易得多,有方言地域的共通性。我可能还是不够用心用功,再有可能是语言天赋差了些。我的亲家母也是北方人,可她的闽南话就说得很好,溜得很,让我好生羡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我很愧对我的婆家人,嫁过来几十年了,却不会说闽南话。虽然他们很包容理解我,跟我都用普通话沟通交流,中青年这一代人没有语言障碍。但对于长辈这一代人就会困难些,尤其是长期住在乡下的老人家,根本不会说普通话,我跟他们对话,只能是连说带打手势或靠他人翻译,否则就是“鸡同鸭讲”的效果,那场景,每每提起来就忍不住想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入乡随俗,天经地义,别的都好说,唯独讲闽南话,这一关就是过不了,弄得我挺沮丧。但这么多年里,我还是能听懂一小部分闽南话的,40%左右吧。听他们用闽南话交谈时,抓住其中几个“关键词”,再连猜带蒙,大致意思就知晓了。当然会听真不如会说,会说,你就完全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里了,只会听,还是个外来人。我常想,自己还是当过兵的人呢,什么没经历过?什么苦没吃过?连生死考验面前都没退缩过半步,可在闽南话面前,只能举白旗乖乖“缴械投降”了,暂时认怂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闽南话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蕴。例如,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等都与闽南话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歌曲、戏曲、民间故事等也用闽南话演唱或讲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闽南语歌曲在华语乐坛也非常受欢迎,如《爱拼才会赢》等等。但是对于不懂闽南语的人来说,要听懂这些歌曲的歌词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岩松有句名言:“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泉州不仅是闽南文化的源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中国唯一一座世界非遗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是来泉州旅游还是长住,如果会说几句闽南话,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多掌握几种地域方言或国家语言利多弊少,别像我似的,只会说普通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撰写 燕栖清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图片 致谢网络</b></p> 谢谢阅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