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海口游记

老瓜

<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年3月28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拍摄环境:无阴无晴无云、光线晦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文缘起:这是今年“环滇池徒步”的第七站,从滇池南岸的太史村徒步到滇池西岸的海口小渔村。本文所记,是今天徒步的后半程——滇池·海口的徒步中所见。</p> <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根据古琴曲改编的管弦乐版本,中国交响乐团演奏)</p> <p class="ql-block">  顺环滇池旅游公路,我们从昆海高速的海口大桥下切入海口旅游公路。下图:海口大桥下,滇池水由这里进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滇池唯一的出水口——海口。对岸就是美丽的小渔村——滇池沿岸有两个“小渔村”:一个位于滇池东岸的牛恋乡小渔村,另一个就是海口的小渔村。</p> 这是海口出水闸。 <p class="ql-block">  海口川字闸,原名屡丰闸,又称为白鹤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中滩村,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清朝时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海口川字闸,由石材垒成,闸全长约109米,20孔,桥面宽3米,18个桥墩每个高6米,宽4米。</p> <p class="ql-block">  川字闸是一座桥闸结合的多孔石拱桥,是传统古桥闸结合的典范,滇池水经川字闸导入螳螂川、普渡河,最终流入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  桥分跨于由河心小岛分隔形成的三股河道之上,每个桥孔两侧桥墩设沟渠,可启落木板为闸,故称川字闸。</p> <p class="ql-block">  川字闸分为北闸、中闸、南闸,皆为石砌,其中南闸最为雄伟。海口川字闸是滇池蓄水、排水的枢纽工程,既是古代的水利工程,又为水陆交通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  川字闸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船闸结合的石拱桥,是古代昆明人治理滇池水患的重要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小渔村无耕地,是昆明地区唯一的一个“捕鱼专业村”。“滇池十年禁渔”实施以来,小渔村成功的转型为“旅游村”,水上栈道与海口大桥在滇池水中“十字交叉”,是滇池周边有名的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渔村的房屋被涂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弯曲的小巷和彩绘墙面仿佛带你进入童话世界。每家每户门前都盛开着各种鲜花,为小渔村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p> 村中的露天大舞台。 <p class="ql-block">  小渔村两面临水:东面是浩瀚的滇池,南面是海口。因而村边就是湿地公园。</p> 村中小路总能走到水边。 <p class="ql-block">  作为滇池西岸的千年古渔村,自然会有自己的渔港。</p> 这是渔港中的渔船。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吗,渔船上捕鱼的“渔笼”。</p> <p class="ql-block">  离开渔港,我们进入了水中栈道。</p> <p class="ql-block">  这条栈道长约一公里,离水面约一米,与“高嶢-海口”高速公路上下相措、十字交叉,是近观海口彩虹大桥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在栈道中,下面是秀丽的滇池,上面是彩虹大桥。</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位置,近距离感受“一桥飞架南北”的意境。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是铺天盖地的桥身,桥上有飞奔而过的“轰鸣”。</p> <p class="ql-block">  穿桥而过之后,回拍雄伟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  栈道蜿蜒于芦苇丛边,这里是一片湿地,也是珍稀鸟类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栈道离开水面了,这里是芦苇丛,这条小路直通渔村北口的旅游公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栈道的终点,也是小渔村的北面出村口,它与旅游公路相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