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岳母

宝地风水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岳母和岳父分别于2004年、2008年去世,两位老人生前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们一生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和宅心仁厚,被乡邻及后人们永远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老伴原来住同村,她家在村东头,我家住村西头,以前并不认识。那时每天早晨出工时,经常看到村东一家大门外有位中年妇女扫大街。她不高的个,不胖不瘦的身材,穿一身自己手工缝制的藏青色土布衣服,乌黑的头发梳得很整齐,一看就知道是位十分勤快爱干净的人,两只小脚步履姗姗,是封建社会留下的深深印记。这就是岳母给我的最初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经人介绍,我和老伴相识了,但也犹豫过, <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受教育程度差距太大,我属68届高中毕业生,当时在村里算高学历了,而她仅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因闹病辍学。我一直想考大学,但文革时代上大学无望,在家人们的劝导下,再加上对岳母的好印象,俗话说“娶妻先看娘”,觉得她的女儿也错不了,于是我们订婚了</span>。</p> <p class="ql-block">^岳父岳母与他们的孙女合影(1988年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和老伴儿谈婚论嫁时,通过媒人询问她们家要什么彩礼?媒人回复说,“她父母说了,家里生活不太富裕,下边还有弟弟妹妹,就不准备陪闺女什么嫁妆。婆家看着给,也没有任何条件。”那个年代还不实行给钱作为彩礼,于是在唐山工作的父亲买来些毛线布料等物品,最没有想到的是母亲将刚买来不久、自己非常喜爱的“飞人牌”缝纫机,毫不犹豫送给了老伴。就这样两家老人高高兴兴为我们操办了婚事,老伴始终以这台缝纫机为荣耀,那年代能有台缝纫机相当少见,何况还是名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我来到唐山市当了一名开滦煤矿井下工人,同时也与老伴儿也开始过上了两地分居生活。1984年我看到老伴在农村种联产承包责任田,又要带着两个孩子,尽管有同村住的岳母一家人照顾,但还是困难重重,于是就将她们娘三个接到市里居住。老伴时常回家看望都要买许多东西,岳母就生气地说,“家里什么都不缺,你不要往家买东西了。”每次回来时,岳母都要塞<span>到</span>老伴手里一些零钱,说“你们两个孩子都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我平时攒点钱也不多,就给你付个车费吧。”老伴儿执意不要。岳母说,“就当把钱给我存着,等老了需要时再给我。”实际上这是一个说辞,为的是让老伴收下这个钱。这种心情我十分理解,当母亲的这是惦记自己的儿女,唯恐她们日子过不好。真是“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伴回来以后说了这些事儿,我说,“你放心,他们到年纪大的时候,咱们一定不能让他们缺钱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老伴的一位独居的远方爷爷年龄大了,生活很困难。一向善良的岳父动了恻隐之心,主动提出将老人接家来照料。岳母很支持,并与岳父一起,辛辛苦苦像侍奉亲生父亲一样,让老人衣食无忧、安度晚年,直到1987年终老,这件事始终至今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岳父岳母深受乡邻的一致称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8年根据有关政策,老伴和孩子们的户口都农转非了,单位也正式给我家分配了住房,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老伴也内退了,就提出想把岳母接过来住些日子享享清福,“因为老人家在农村生活了六十多年,也没出过家门,连火车都没有见过。”我非常同意。老伴把岳母接来后和我介绍,她到家和岳母一说这事,岳母就好像小孩一样非常兴奋。在火车上看什么非常好奇,看看哪都新鲜。走在市里的大道上,看到来往穿梭的汽车、五颜六色的商店门面、川流不息的人群,眼睛都不够用了。</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家中陪岳母用餐(1988年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岳母在我家住了两个月,每天老伴都带着她四处走走,看看电影,逛逛商场,下下饭馆吃些唐山的特色小吃,看得出来,这是岳母最开心的一段时间。后来岳母提出要把她送回老家去,老伴说,“我爸在老家有弟弟、弟妹照顾,你就放心吧。”可是岳母说,“你爸总爱吃我做的饭,我担心这两个月他吃饭不习惯,会伤身体的。看到你们一家子过得这么好,我也就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4年腊月二十六上午,老伴接到她娘家侄女的一个电话,说岳母突然去世了。我们赶紧回到了老家,妻妹泣不成声地和老伴诉说,她今天上午特意来看母亲,并买了一些水果,在让母亲吃葡萄时,突然不知什么原因一口气没有上来。任凭她们怎样使劲的拍打老人的前胸和后背,任凭怎么样的呼唤,母亲还是走了!享年82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个人都无法承受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惟愿老人家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够安息。</span>亲爱的岳母,虽然您已离开多年,但您的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愿您在天堂也能感受到我们的思念与敬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相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乐曲《风花雪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辑:宝地风水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