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走笔之四十六 : 昨日的清明雨

寄雨江南

<p class="ql-block">  昨天的清明节,雨总是下得很有章法。</p><p class="ql-block"> 上午上坟时,天气晴朗中略有点乌蒙,只是风儿有点儿大,点燃黄表纸的刹那,火苗蹿起,带起纸灰像白蝶般四散。我不由想起杜牧那句“纸灰飞作白蝴蝶”,时光流转千年,生者与逝者的对话依然要借这古老的暗语来完成交汇。</p><p class="ql-block">  俗语说清明时节多阴雨,我是下午时分才听到雨的潇潇之声的。天际处除了混沌的明色,再没有什么能聚焦我的视线,就像这个时刻的思绪,沉思、发散,又空空荡荡。时光每到此处,便以阴云和雨雾笼罩人间,毕竟“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我们也在习以为常中又不自觉地陷入更大的空泛,像水纹的中心,粼粼波散。</p><p class="ql-block"> “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的雨,是一种情绪,一种令草木也会变得柔软的情绪。一朵飘自远古的云,携着那些永远也干燥不起来的情绪,开始漫山遍野,开始铺天盖地。</p><p class="ql-block"> 清明的雨,是一段段神奇的丝线。一头,连着牵肠挂肚的回忆;一头,连着越剪越乱的思念。“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缠绵的情意,分明是横亘在过去与现在的一根根琴弦,令太多性情中人,流着泪儿弹奏。</p><p class="ql-block">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随着绵绵春雨的滋润,数不清的思念已经化蛹成蝶。</p><p class="ql-block"> 清明的雨,是一种润泽,情感的世界里永远不能干涸:清明的雨是一种诉说,来于天降至地,世间万物都静静地听着……</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该有的样子。细雨斜斜地掠过每家宅院的檐角,瓦当泛着青褐的水光,我站在廊下看檐溜成线,恍惚间又想起那句“清明雨是老天爷的眼泪”。很多人都会有这般感受吧,听落雨的声响,应和内心的喧嚣,毕竟“看戏无非做戏人”,同样的曲中人,同样的雨线,同样的哀愁苦楚,谁又能躲过沦落人的命运?《牡丹亭》里说“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苍凉,世上最痛的思念,大抵就是这阴阳两隔时共沐的同一场春雨。</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密雨转疏,在春风中斜斜织成青烟。赶路人撑伞而行,雨雾遮身,浓墨团转,怎么看都像拖着具象的眷念。街口处早被沁湿的柳叶,正一滴一滴落下天空最后的抒情。远处开始传来鸟的啼鸣,广袤的麦田上微风泛起层层绿浪,仿佛无数双手在托举着清明这支突然噤声的队伍,先前的絮语,倒成了隔世的幻觉。</p><p class="ql-block">  “清明雨湿透黄土垄,纸灰飞不到五更寒。残烛泪尽孤影瘦,泉台可有锦书传?……”远处还有上坟的,噼啪的鞭炮声和烧纸人默祷声飘来,我蓦然回神,死亡从来不是戛然而止的休止符,而是物质转化的绵长颤音啊,就如此刻。面前火焰升腾,旁边青草上的水珠也跟着红亮起来,像无数面小镜子映着往昔岁月,人们虔诚地磕头,是思念与寄托,是感恩与追怀,更是跨越阴阳的絮语。</p><p class="ql-block">  愿如幼时所闻,这些雨水能渗入九泉,而我们留在坟前的每一句话,能在某个湿润的清晨,凝成草叶上的露水回应这失亲的人间。愿那些被雨水浸泡的往事,也会像清明日里我纷飞的思绪,在春日的微风中静静蒸发,等待下一个雨季宿命般的重逢。恰如此刻,天际裂开一道青白的缝隙,光芒已然照亮人生行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