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

钦州济生堂

<p>2025年4月4日20:48:21,我们迎来了清明节气。</p><p>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p><p>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p><p>《历书》里是这样描述清明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p> <p>清明节前后,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我们的身心,都可能出现一些波动。</p><p><br></p> <p>第一,清明时节春雨纷纷,易生湿邪</p><p>气温回暖的同时,降雨量也会增多,外湿难免引动内湿。</p><p>第二,气温“过山车”,急转直下,寒凝血瘀</p><p>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前后的气温就像你账户里的股票基金一样,一路绿灯下滑。春天阳气本该逐渐生发,气血充盈,毛孔张开。而突然的降温就容易让寒邪郁闭在身体里。</p><p>同时,气温的反复横跳,也对心脑血管产生影响。</p><p>第三,悲伤郁闷的情绪浓厚,容易肝郁气滞</p><p>春天主肝气的生发,但清明浓厚的祭祀氛围和阴沉沉的气候,到处弥漫着伤感的情绪。</p><p>如果我们把身体想象成一间房子的话,那这间房子在清明的时候,就是有垃圾、有污水堆积在角落的。</p><p>尤其是女性,因为怀孕生子后更容易在身体里产生瘀滞,容易气血运行不畅。女性也偏感性,要处理很多糟心琐碎的事,容易肝气郁滞。</p><p>而且清明后阳气生发越来越旺,雨水也变多,如果不把身体原有的瘀堵疏通了,阳气生发起来,湿气也更容易瘀堵在身体里面了。</p> <p>这个时候,就可以喝点黄酒了。可以每天把黄酒半杯煮温(温度不超过40℃,20℃~30℃最好)以后,小酌半杯。</p> <p>为什么是黄酒呢?</p><p>一、黄酒是粮食酒,乃水火既济之物,能平衡阴阳、健脾暖胃。</p><p>黄酒,乃水谷之气,味辛、甘,性大热,气味香醇,入心、肝二经,能升能散,活血通络、祛风散寒。</p><p>酒,看起来是水,但点着了是火。所以它乃水火既济之物,能平衡阴阳。</p><p>黄酒诞生于谷物。针对谷物,《黄帝内经》给予过高度的评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p><p>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p><p>中医认为植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p><p>所以黄酒其实就是粮食的精华,能够健脾暖胃。我知道很多长寿的老人,他们都有小酌的习惯。汲取的就是粮食的精华。因此这段时间饮用黄酒正好能够温补、发散寒湿之气,暖中焦脾胃。</p> <p>二、黄酒能活血通络、解郁闷,最益肝胆。</p><p>《长沙药解》中有“黄酒……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凝瘀,善解凝郁,最益肝胆”的说法。</p><p>这是因为黄酒味苦、酸、辛;酸味先走肝胆,辛味最善发散。</p><p>尤其像清明常见的压抑、悲伤等情绪,其实就是肝气瘀滞导致的。喝点黄酒,可以让肝气条达舒畅起来。</p><p>黄酒有很好的行气活血的作用,能把瘀血化开,用气来推动血液的运行。</p><p><br></p> <p>所以如果是气血运行本身就有问题,身体有瘀堵的人。</p><p>还有像脾胃虚寒的,阳气不足的,手脚冰凉的,肝气郁滞的,长期心情不好的等等情况。。。</p><p>这个时候,就可以每天小酌一两口黄酒,解郁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黄酒还常常用来炮制中药,例如制黄精,制阿胶糕等等</p> <p>最后,黄酒虽好,也不能贪杯,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白天饮用为佳。</p><p>希望我们都能把自己对已故先人的哀思,化为健康的动力,好好生活。</p><p>一杯敬祖先,一杯敬自己。一杯敬明日,一杯敬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