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乡愁】佛渡之行

月禾

<p class="ql-block">月禾38109940 </p> <p class="ql-block">  2025-03-30日,我们陪伴老爸老妈回到了几十年没回去的家乡-佛渡乡石门岙村。</p><p class="ql-block"> 根据政策要求,佛渡整个岛及各个村庄已被国家征用(与当年小洋山一样,用于建深水港区集装箱工程),因此,佛渡的好几个村庄的村民全都要搬迁,房屋拆迁包括祖先的坟墓以后也要重新迁葬,因此我妈作为家族成员的长者,只有她能去指认出原来上几代先人的坟穴归属,我们就陪伴行动不便的八旬父母踏上了佛渡回乡的探访之路。</p> <p class="ql-block">  佛渡是我外公外婆(我们叫他们为阿爷阿奶,他们一直称我与弟弟是孙女、孙子的)家乡,六十年代我妈妈作为村里接受教育最多-师范毕业,成为村里最早的女秀才走向教师岗位,是让村里人羡慕的吃国家粮的知识分子,又嫁给了同是国家干部的我爸,我外祖父母也为我爸妈而自豪,我与我弟、我妹都是在佛渡外祖父母家出生的,因为我爸妈在其他地区工作,我与弟弟就一直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读二年级才离开佛渡石门村回到爸妈身边,过了几年后我外祖父母也离开了佛渡来到我爸妈工作的六横岛定居,我在11岁那年远离家乡来到上海生活,我在佛渡石门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至今印象深刻!外父母家的印象太深刻了,因为从小跟着阿爷阿奶,村里的乡邻都喜欢我 ,印象中小小年纪的我就能常帮着二个老阿太穿针眼,老太太会摸出几颗蚕虫给我吃,在我11岁离开家乡到上海之前,我经常与弟弟两人结伴从六横回到佛渡石门村,乘车乘船,翻山越岭,对二个年龄小(不到十岁)的我俩来讲,爸妈都没空陪伴的,很放心让我与弟弟独自来回的。最让我们害怕的是每次翻山越岭的路上会看到山路旁的坟墓与草裹棺材,每次要经过,我与弟弟就拼命的奔跑,我常常跑不过比我小二岁的弟弟,纵然这样心里害怕,但我们还是喜欢回到阿爷阿奶家,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库、那里的溪坑…记忆犹新,夏天的傍晚,每天阿奶端着一大盆去溪坑洗衣服,她常会选择溪坑的上游高处,因为她要干净,认为上游的水清(下流洗衣服的村民多),因此我与弟弟会跟着阿奶走更高的石阶上去,年幼的我们不晓得累,阿奶洗衣服,我俩就在另外的水洼处自己玩,能够玩水就开心。我们会跟着阿爷阿奶上山采松果,拉松毛,采棉花,两个人合抬湿漉漉稻草,水井旁打水…幼年时的情景至今留在脑海中浮现,乡情常在梦里出现。</p> <p class="ql-block">  自从我离开家乡,佛渡就成为我的回忆,曾经在外祖父母相继离世后,十几年前,我曾带着老公跟着我父母回过一次佛渡,变化太大了,在村里老人心目中曾经幼小的我也有五十多岁了,我特意去看了那条溪坑,已经没有了我记忆中的水流了,可能在当时幼年的我眼里,溪坑是很高很长,水流很大,但当我四十年以后再去看,发现这溪坑很窄,水流又小,且坑周围杂草丛生,那肯定是村里人不再用溪坑水了,每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接进了自来水管,有的还在自家的院子里打了口井,因此溪坑已经不是我当年幼年时的模样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又一次踏上佛渡的土地,我又年长了十几岁,爸妈是八旬老人,在路上遇上我父母认识村里的老人村民,双手握住讲起来以往的事,看到我,竟然讲到我婴儿时很难养的往事(小毛头时我很会哭,晚上不肯睡要人抱),往事一幕幕在村里老人的叙述中再现 。</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手机方便传递家乡的消息和情感,通过电话、语音消息或视频通话,家乡的方言和亲人的声音重又在耳畔环绕,感受到浓厚的乡情和乡愁,今日里乡邻重又相见,感慨岁月的流逝,看到老人们与我的老爸老妈拉着手问好的欣喜,让我感动,纯朴的乡情永驻在内心深处,尽管是“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邻相见不相识,但乡音未曾忘却,儿时的记忆是最最深刻与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  故乡景, 平淡而醉人,故乡记忆, 永不褪色,时光远去, 故乡情深留下!最喜欢的歌曲就是《故乡情》:</p><p class="ql-block">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印</p><p class="ql-block">几度山花开,几度江潮起,童年的欢歌依然记在心。他乡山也美,他乡水也清,难锁我爱乡一呀寸心…</p><p class="ql-block">故乡的爱,故乡的情,故乡有我可爱的乡亲,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月儿的相依永远记在心,他乡也有爱,他乡也有情,难锁我梦中故呀乡行…</p> <p class="ql-block">  离开石门村之前,我又去看了记忆深刻永远难忘的溪坑,现在就是一条小水沟了,且已经几乎没水了,村里又建造了好多的房子,基本上把原来的溪坑给填了或隐蔽了,即使有二小段露天的也是没啥水了,听闻到溪坑的最上游建水库关了闸门,所以溪坑就没水了,也废了…我童年的记忆也永远停留在脑海中了。这次回来走一趟,估计我以后也不大会有机会再来了,因为佛渡所有的村庄全部会被拆除,村民全部会被迁移,佛渡的所有原住民从此要离开家乡,落户到政府给指定的地区,他们以后也没有家乡可回,家乡所有的情结与一草一木永远停留在每一个佛渡人的心中与脑海中,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为重 ,再见了佛渡,再见了乡里,我用手机拍摄了数段视频,留作自己追忆的念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