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三洞之首~~善卷洞

野狼

<p class="ql-block">江苏宜兴有三洞,即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四十二年前曾经和战友游览过,过了四十总想来一场旧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3日,从江苏淮安返回杭州途中,顺便来到善卷洞游览!</p> <p class="ql-block">善卷洞风景区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水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p> <p class="ql-block">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p> <p class="ql-block">下洞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p> <p class="ql-block">与下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荡漾其间。</p> <p class="ql-block">出洞处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中耸立着唐代司空李蠙所书的“碧鲜庵”石碑。重建的晋代祝英台“读书处”英台书院,院内秀丽古朴典雅的一组园林建筑与怪石林立、竹影摇曳、相互映辉。</p> <p class="ql-block">山上正在恢复的圆通阁,拜斗坛,喜雨亭等景观,并匹配400米缆车和800米滑道。附近有三国时所立的国山碑称“江南第一碑”,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雄峙山巅,蔚为壮观。景区内有五千年善卷洞文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及旅游服务中心,提供阳羡景区一条龙服务。一座三星级涉外宾馆“螺岩山庄”坐落在螺岩山脚,与善卷洞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善卷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从古到今,胜景似绣,游人如织,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的诗文石刻。</p> <p class="ql-block">善卷之名由来以久,据《慎子》记载:相传在4000多年前,舜以天下让善卷,诗人善卷坚辞不受,入深山而隐居于斯洞,因此才得名善卷。</p> <p class="ql-block">善卷风景区是宜兴梁祝文化的发源地,国内有多家梁祝文化的研究机构,“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就设在善卷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善卷洞,失去了四十年前的纯朴与自然,感觉太过花里胡哨,太多的梁祝因素,使它失去了溶洞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也许年龄大了,看的景色多了,善卷洞不再如年轻时见到的那么梦幻!谈不上失望,却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