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 摄影:冯晓平</p><p class="ql-block">编辑 制作:紫 槐</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长安城,春风如醉,繁花似锦。2025年4月3日,在这满城飞花的盛春时节,我们十余位同窗挚友,怀着激动的心情,专程探访了坐落于西安西郊某商场的《郭书清蛋雕艺术工作室》——这座刚刚揭幕的非遗文化殿堂。</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时许,当我们踏入静谧的商场时,发现今日恰逢商场闭店团建。空阔的廊道里,唯有郭书清工作室的门楣泛着温润的光泽。那块采用百年老榆木精雕细琢的匾额,"郭书清蛋雕工作室"七个鎏金大字在射灯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门前,郭书清早已备好时令鲜果与清茶等候。令人惊叹的是,入门处的荣誉墙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与央视专访照片交相辉映,见证着主人数十载如一日坚守匠心,所取得的成绩。右侧展柜里,《中国梦》系列蛋雕以0.2毫米的蛋壳呈现着万里长城的巍峨,《义勇军进行曲》乐谱在鹅蛋上演绎着跳动的音符,十二生肖组合作品更是在蛋壳上展现出纤毫毕现的雕刻神技。</p> <p class="ql-block"> 新出版的《莲湖老字号·非遗》专辑。书中五章十页的专题报道《匠心独运:蛋壳上的艺术旋律》,以几千字长文配十余幅彩图,记录了这位非遗大师的艺术人生。</p> <p class="ql-block"> 参观尾声,我们在作品前合影留念——午后,主人又引领大家漫步对面的唐城墙遗址公园。驻足在复原的含光门遗址前,看樱花纷飞落满千年城墙遗址,恍然惊觉:我们对非遗文化的这次探访不正是在续写着新时代的长安故事吗?</p> <p class="ql-block"> 临别时,夕阳下工作室门楣泛起橘色的暖光。有同学轻声哼起当年的歌曲,近六十年前的青春旋律与眼前精美的蛋雕艺术奇妙交融。这一刻我们终于懂得:所谓传承,不仅是刀尖上的技艺延续,更是将这份守护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永远镌刻在时代的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