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日,缅怀志愿军先辈传承上甘岭精神一纪念抗美援朝75周年暨上甘岭战役73周年红色传承系列活动红安行活动,在秦基伟将军的故乡,中国红安将军县展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后代、军烈属和空降兵老兵一行150人参加了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从红安县“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红安县委、县政府和军人事务局、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整个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资源支持,事无巨细、悉心安排,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举办。在此向红安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红安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标,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红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南望武汉,北倚大别山,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革命根据地的理想选择。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的地理位置为革命力量的集结和发展提供了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红安自古就有尚武刚猛的民风,这种传统在革命年代得到了升华。红安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展现出的不畏强权、敢于牺牲的精神,成为革命事业的重要动力。红安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不仅因为这里诞生了众多将军,更因为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1927年,红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建立了鄂豫皖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红安县农民政府。</p><p class="ql-block"> 红安是红军摇篮,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红四方面军是红军兵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红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红安为新中国诞生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达22,552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输送了6万多名指战员,至新中国成立时,生还者仅1%。</p><p class="ql-block"> 红安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以及我们的老军长秦基伟等223位共和国将军。这些革命领袖和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影响力和贡献为红安增添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这是烈士陵园里的烈士纪念墙。</p><p class="ql-block"> 红安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建筑,它位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轴线上,面对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背靠将军墓区。这座纪念墙高3.3米,中间是一段弧形墙,长74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墙面居中上方镌刻着“140000”,这个数字代表了红安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人数。墙面最东端竖向镌刻着“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九个镏金大字。之后由东往西按姓氏笔画整齐排列着登记在册的22552位红安革命烈士的英名。</p><p class="ql-block"> 纪念墙前有一平台,雕刻有汉白玉花环。连接平台的是一翻开的汉白玉书卷,上面镌刻着红安县委、县政府关于修建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的铭文。</p><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红安这片土地上无数英雄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有诗云:</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明谒红安烈士陵园</b></p><p class="ql-block">又是清明烟雨中,稞山陵寝仰高风。</p><p class="ql-block">血碧三千酬大义,丹墙十万映长空。</p><p class="ql-block">英雄长眠不寂寞,丰碑凛然映苍穹。</p><p class="ql-block">乃看吾辈继薪火,不负先贤血染红。</p> <p class="ql-block"> 红安的革命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的革命事业,也影响了后世。红安的革命传统和英雄事迹,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红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红安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赞歌,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p><p class="ql-block"> 红安的英雄地位和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是为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轴线上,高27.11米,碑名由华国锋同志题写。陵园里有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记录了红安籍烈士的名字。陵园里还有将军墓园和红军墓园。秦基伟将军墓就位于陵园的锞子山上将军墓园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巨大的铜像,其中右侧的铜像是红军战士的塑像,他高擎钢枪,奋勇向前,展现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座塑像不仅是对红军战士英勇形象的生动再现,也是对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明时节寄哀思,红色热土缅英魂。</b></p><p class="ql-block"><b> </b>2025年4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英烈属代表、原空降兵15军老战士及后代代表与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以及阮璘、阮元兵、张喜坤等县领导齐聚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共同参与“缅怀志愿军先辈·传承上甘岭精神”主题纪念活动,以庄重仪式铭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与上甘岭战役73周年。</p><p class="ql-block">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石杰、熊欣、张胜红、蔡威、江垒、沈捷)</p> <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这次活动,红安县有关媒体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这是红安县有关媒体的制作的现场视频。</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以及阮璘、阮元兵、张喜坤等县领导与我方活动领导人康燕进行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与我方活动领导人康燕会面并就活动事宜进行了商榷。</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有关负责人和我方负责人现场交流。</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再现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3月30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特举办“铭记光辉历程 奋进伟大时代”—-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暨上甘岭战役73周年专题展。</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等领导现场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特举办“铭记光辉历程 奋进伟大时代”—-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暨上甘岭战役73周年专题展。</p> <p class="ql-block"> 仪式开始前,所有人员参观了专题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人:黄麻纪念馆 陈凤玲</p> <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和我们共同举办的“铭记光辉历程 奋进伟大时代”—-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暨上甘岭战役73周年专题。</p> <p class="ql-block"> 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再现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使命和职责。</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问候老兵并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 在向先烈们报到和纪念品赠送仪式上,原志愿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崔遂川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侄女黄英向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彩虹赠送现存放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有381个弹孔的战旗复制品。它是特功八连面对枪林弹雨毫不退缩,不惜一切为胜利而战的战斗精神写照。国庆70周年阅兵之际,它引领队伍通过天安门。今天,我们英雄的后代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传承着空降兵辉煌历史与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有关领导和捐赠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向红安纪念馆赠送原15军战地记者李天恩、李明天和王精忠撰写并签名的《上甘岭大战》一书和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 70周年黄继光纪念章等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原十五军上甘岭战地记者李天恩等三人撰写的《上甘岭大战》。</p> <p class="ql-block">全体都有,立正!向先烈们报到!主持人:我们是谁?</p><p class="ql-block">全体人员:十五军!</p><p class="ql-block">主持人:我们是谁?</p><p class="ql-block">全体人员:上甘岭!</p><p class="ql-block">主持人:我们是谁?</p><p class="ql-block">全体人员:空降兵!</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英烈属代表、原空降兵15军老战士及后代代表在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们报道!</p>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英烈属代表、老战士及后代代表脱帽肃立,垂首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红安行纪念活动主持人葛苏川全程主持了这次活动。</p><p class="ql-block">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脚下的土地,它的名字叫“红安",它还有个更为响亮名字:将军县。它虽面积仅1700多平方公里,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革命的热土,是无数英雄的故乡。在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三支红军主力;在这里,走出了223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走出了我们空降兵15军的第一支队伍,红三连。红安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可谓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铸丰碑!我们现在所处的红安烈士陵园就这块热土的一个缩影。这里安息着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及在抗美援朝牺牲的1481位红安籍烈士 。他们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却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老军长,从这片土地走出的秦基伟同志也安葬在这里。他出生于七里坪镇秦罗庄湾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参加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 ,从此踏上革命征程。他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三过草地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锤炼自己。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单枪匹马组建游击队,带领秦赖支队在太行山下除汉奸、杀日寇,战功赫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上甘岭战役,取得上甘岭大捷,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意志。今天,我们来祭奠他们,就是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文稿由主持人提供)</p> <p class="ql-block"> 纪念活动上,原志愿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崔遂川动情地说:“红安在我们心中是个崇高的象征,红安精神要永远牢记。”</p> <p class="ql-block"> 纪念活动现场,特级战斗英雄崔建国的孙子崔瑞代表父亲做了发言,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志愿军老战士们、各位前辈、同仁:</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叫崔保国,是志愿军特等功臣崔建国的儿子。今天,能与大家相聚在红安这片充满革命荣光的土地上,缅怀志愿军先辈,传承上甘岭精神,我深感荣幸,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崔建国,出生在山西高平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国家和人民面临生死考验之际,他毅然投身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志愿军15军的一员。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父亲历经近50次战斗,荣立特等功6次,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至今,中国军事博物馆还保留着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敌人肉搏时拼弯的刺刀,这把刺刀,不仅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更承载着志愿军战士们无畏生死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父亲很少主动提及战争经历。随着我慢慢长大,从旁人的讲述中,我才逐渐了解到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惧枪林弹雨,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的勇敢和坚韧,深深影响着我,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永不退缩。</p><p class="ql-block"> 如今,75年过去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上甘岭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红安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与上甘岭精神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作为英烈后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铭记于心,将他们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后代,让他们了解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志愿军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继承和发扬上甘岭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向所有志愿军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愿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黄麻起义红三连起源于1927年11月13日的湖北黄安“黄麻起义”,前身为黄麻起义赤卫军麻城支队一部。</p><p class="ql-block"> 1927年,“红三连”随农民自卫军攻克黄安县城,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此后,作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余脉,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多次战斗,为根据地巩固发展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16日,“红三连”在红25军编成内率先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11月25日的独树镇战斗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成功突围,被誉为“长征先锋”。</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24日午夜,“红三连”在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编成内,冒雨插入平型关东北小寨村附近设伏,参加著名的“平型关战役”。</p><p class="ql-block"> “红三连”参加了百团大战,在夜袭长治机场、攻打博爱城等战斗中表现英勇,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红三连”在淮海战役中参与了多次关键战斗,为战役胜利贡献力量,在战斗中不畏强敌,顽强作战,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渡江战役中,“红三连”担任全团突击队,4月21日晚,从江北望江县华阳镇乘木船,冒炮火斗恶浪率先登陆,成为“渡江第一船”。红三连从正面向香山发起进攻,指导员周福祺带领官兵将红旗插上香山主峰,战后获“渡江杀敌第一功”等锦旗。</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五次战役平金淮地区阻击战中,红三连坚守472.4高地,打退敌人一个加强营的进攻,后渡过朝阳江,抢占敌852高地,突破古约洞击毙敌30余人,俘虏26人,荣立“集体一等功”。1951年5月18日,参加五次战役大水洞战斗中,随团痛歼美军主力38团,毙伤敌人1807人,俘虏美军少校营长鲁盖夫以下244人,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获彭德怀高度赞誉。</p><p class="ql-block"> 和平建设时期,红三连也是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 1998年8月,长江洪魔肆虐,“红三连”所在单位奉命开赴洪湖市长江大堤,先后出动67次,排除包括“国字一号”管涌险情80多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任务,排长张建成被空军授予“抗洪勇士”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红三连”奉命紧急奔赴四川绵竹抗震救灾,连续奋战74天,抢救被困师生,清理废墟,帮助灾区重建。</p><p class="ql-block"> “红三连”先后完成国庆阅兵、国际比武等重大任务。在首届“空降排”国际军事比赛中,以“红三连”“马绍孔排”为主体组建的参赛队一举夺得了非战车项目比赛的7项第一,并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活动现场,英模连的老连长李明龙代表老兵发言。</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祭奠红安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烈士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列队向革命先烈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 原志愿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崔遂川和志愿军特等英雄黄继光的侄女黄英,代表全体人员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旗手</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旗手</p> <p class="ql-block">参加今天祭奠活动的主要成员:</p><p class="ql-block">参加祭奠活动的地方领导有:</p><p class="ql-block">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p><p class="ql-block">红安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阮璘。</p><p class="ql-block">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付主任张喜坤。</p><p class="ql-block">红安县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华。</p><p class="ql-block">红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熊盛。</p><p class="ql-block">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秦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祭奠活动的英烈家属、空降兵老兵、后代代表有:</p><p class="ql-block">原志愿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崔遂川。</p><p class="ql-block">特级英雄黄继光侄女黄英。</p><p class="ql-block">一级战斗英雄崔建国之子崔保卫,女儿崔保珍,孙子崔瑞。</p><p class="ql-block">黄继光连连长万福来之子万爱军。</p><p class="ql-block">特功八连连长李保成之子李鹏。</p><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七连连长,上甘岭电影原型之一张计发之女张爱民。</p><p class="ql-block">上甘岭电影卫生员原型王清珍的孙子刘航。</p><p class="ql-block">空降兵英模连队代表:</p><p class="ql-block">黄继光连第20任连长李明龙、第30任连长胡东旗。</p><p class="ql-block">钢八连第14任连长孙自有。</p> <p class="ql-block"> 广场祭奠仪式结束,上午十点,全体人员来到陵园锞子山将军墓园,祭奠我们的秦基伟老军长。</p> <p class="ql-block"> 请观看十五军子弟音响影视导演潘琼和董小岚制作的资料片《秦基伟》</p> <p class="ql-block">看完潘琼、董小岚制作的秦基伟将军生平视频,我深受震撼。从战火岁月到上甘岭战役,将军凭借非凡勇气与军事智慧,屡立奇功。战争结束后,他仍投身国防建设。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让我深知和平不易。我辈当铭记先辈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___活动总导演康燕</p> <p class="ql-block">这是官方媒体刊载</p> <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墓园位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内锞子山上的著名烈士、将军墓园中。墓园四周松柏环绕,四季常青,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秦基伟将军</p><p class="ql-block"> 于1914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秦罗庄,8岁丧父,10岁失去兄长,孤苦伶仃的他在苦难中顽强成长,也铸就了他勤劳勇敢、坚毅刚强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1927年年仅13岁的秦基伟加入义勇队,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他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黄安战役。曾率部护卫总指挥徐向前直奔火线,夺回阵地,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军事才能。此后,他又历经长征和西路军行动,三爬雪山,两过草地,历经九死一生来到延安。</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中,秦基伟只身前往山西,迅速组建起"太谷抗日游击队",并任"秦赖支队"司令员。在太行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除汉奸、杀日寇,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创建了拥有百余万人口的游击根据地,威震晋中。他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他被称为不怕苦的"咬牙干部",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寨卜昌村召开成立。秦基伟先后担任第九纵队和太行军区司令员、二野第15军军长等职。率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攻洛阳、战南阳、克郑州,参加淮海战役,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随后又参加渡江、两广、解放大西南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秦基伟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面对"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他指挥第15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打出了国威军威,把美军牢牢的钉在上甘岭前,加速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进程。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军事上的辉煌胜利和志愿军的钢铁意志。</p> <p class="ql-block"> 回国后,秦基伟继续在军队和国家领导岗位上发光发热,历任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指挥若定,在和平年代心系国防、鞠躬尽瘁。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卓越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p><p class="ql-block"> 今天,他的老部队九纵,已经改编成我军唯一的空降兵军,成为一支能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重要制胜力量。</p><p class="ql-block"> 站在他的墓碑前,回顾秦基伟将军的光辉历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秦基伟将军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他的老部队九纵,已经改编成我军唯一的空降兵军,成为一支能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重要制胜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秦基伟将军墓园,大家向老军长敬献花篮,瞻仰将军墓。</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十五军后代温东江代表志愿军后代发言向老军长致敬!</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十五军英烈后代代表大家庄重的向老军长行军礼。</p> <p class="ql-block"> 杯中酒倾开天地,一酹长风祭英魂。</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十五军英烈后代代表全体向撒酒敬英雄,向老军长致敬!</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相聚于此,祭扫秦基伟将军的墓园。秦基伟将军曾是中野九纵和志愿军15军的老司令,老军长。不管是在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指挥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他的带领下,九纵犹如一把利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15军如一枚钢钉,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东方堡垒,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让上甘岭精神成为了永恒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站在秦基伟将军的墓前,就是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把他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___选自主持人葛苏川祭扫文</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全体人员驱车29公里前往秦基伟将军故居。</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故居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秦罗庄,是青砖布瓦的平房两间,属于普通鄂东民居建筑风格。室内摆设的桌椅、床柜等家具基本保持原居面貌,还设有图片室,人们可以从这些文字与照片中追寻这位功勋显赫的共和国上将光辉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秦罗庄全村人都姓秦,是一个世代租种罗姓庄田的穷苦山村,故名秦罗庄。盐店河是倒水河的一条支流,从秦罗庄后面的小山下流向七里坪,庄子前面是九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还有两条小溪流环绕着将军村游览区,群山起伏,鸟语花香,绿树随风摇动,溪流潺潺欢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在将军故居的村口,我们受到了秦罗庄老乡的热情欢迎。他们点燃花炮,鼓乐齐鸣,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以点燃烟火的方式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这种传统的欢迎方式,不仅表达了村民们对将军的敬意,也体现了对将军老部队老兵们的尊重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 在故居前的欢迎会上,村支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秦罗庄欢迎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向秦基伟老军长故居捐献了两面象征抗美援朝和上甘岭胜利的胜利鼓。这不仅是对秦基伟将军英勇指挥上甘岭战役的致敬,更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秦基伟将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以钢铁般的意志带领志愿军取得了胜利,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p> <p class="ql-block"> 此次捐献的胜利鼓将作为珍贵的历史见证,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 金戈铁马踏残阳,万众齐声裂长空。鼓点如火燃征袍,男儿豪情照千秋。</p><p class="ql-block"> 赠鼓前,我们擂响了雄壮的鼓点,以展示我们永远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向前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十五军后代英烈属空降兵老兵捐赠给盐店河村秦基伟将军故居的金色匾额: </p><p class="ql-block">勋业昭昭垂青史</p><p class="ql-block">将星熠熠启后人</p> <p class="ql-block"> 欢迎会上,志愿军十五军后代英烈属空降兵老兵和盐店河村委进行了捐赠匾额交接仪式。</p> <p class="ql-block"> 由黄继光连第二十任连长李明龙和钢八连第十四任连长孙自有向盐河村捐赠匾额。</p> <p class="ql-block">此为秦基伟将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故居纪念馆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以“人民的功臣 祖国的骄傲”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全面展示了秦基伟将军从13岁参加革命以来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是新中国开国上将之一,他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纪念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他参与的无数次战役到他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努力,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将领的卓越才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古朴庄重,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馆内陈列的展品不仅包括秦基伟将军使用过的物品,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将军生平和那个时代背景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纪念馆不仅是对将军丰功伟绩的缅怀,更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传承着将军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随八路军129师开赴抗日前线,在太行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他组建游击队,积极反“扫荡”,参加百团大战,屡建战功。秦基伟贯彻“敌进我进”方针,领导军民开展反“封锁”、反“蚕食”斗争,打破敌人“囚笼政策”,把部队化整为零组成武工队,潜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袭扰敌据点。他还组织破坏日军交通运输,使敌人交通线瘫痪。1943年,秦基伟兼任中共冀西地委书记,统一领导冀西党政军民工作,发起春夏攻势,摧毁敌人封锁线,巩固扩大了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时期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率部于1951年入朝参战。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指挥部队在极为残酷的条件下坚守阵地43天,顶住了美军及其盟军的猛烈火力攻击,歼敌2.5万余人,击落敌机274架,击毁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这场战役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声誉。秦基伟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能力,带领部队创造了坚守防御作战的经典范例。回国后,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单独接见,并被高度评价为“上甘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图为纪念馆里尤为珍贵的老将军战争年代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将军幼年时期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将军故居里珍贵的的合家福照片。</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与妻子唐贤美育有2子1女。长子秦卫江,曾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2012年晋升中将军衔;次子秦天,曾任武警部队副司令员,2016年晋升中将警衔;女儿秦畹江为杨成武将军儿子杨东鸣夫人。杨东鸣为空军中将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对子女教育严格,鼓励他们到艰苦地方锻炼,其子女均在各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红安秦基伟故居后,我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青砖黛瓦间,仿佛仍能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的温度。将军从大别山走出,投身革命洪流,从抗美援朝的请缨到上甘岭的枪林弹雨中的果敢决断,他用一生诠释了“铁血军魂”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故居陈列的旧军装、泛黄的家书、斑驳的军用水壶,无声诉说着英雄的过往。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十五军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43个昼夜的炮火洗礼,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脊梁。那面弹孔密布的战旗,至今仍在提醒我们,和平从来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先辈用生命托举而来。</p><p class="ql-block"> 作为志愿军后代,十五军的老兵,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将军曾说:“战争年代流血牺牲是革命,和平年代无私奉献也是革命。”今日之红安,山河无恙,但精神传承不能断流。我们当以将军为镜,把上甘岭精神融入血脉,在新时代的战场上续写荣光。让这抹“中国红”永远鲜艳,让信仰之火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词满江红一首谒将军:</p><p class="ql-block">《满江红 · 谒秦基伟将军》 </p><p class="ql-block">问勇谁堪,横戈起、擎天一柱。 </p><p class="ql-block">曾记否、风雪祁连,冰魂同驻。 </p><p class="ql-block">百战征尘凝碧血,剑啸太行歼倭寇。 </p><p class="ql-block">向人间,何以壮金瓯?英雄种!</p><p class="ql-block">上甘岭,烽如注; </p><p class="ql-block">焦土上,神龙驭。 </p><p class="ql-block">笑谈间捭阖,元戎谁拒? </p><p class="ql-block">勋业已随云淡写,将军自有河山祭。 </p><p class="ql-block">看今朝、藏弩倚苍冥,军魂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的词作,通过对秦基伟将军的英勇事迹和精神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红安县委、县政府和军人事务局、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整个活动均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资源支持,事无巨细、悉心安,使排本次活动得以顺利举办。在此向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县委主要负责人(县委办公室阮主任、军人事务局秦局长等)和我们的总导演康燕同志。</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安县为此次活动安排的医务保障人员和车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活动现场专门安排保障的优秀员工们。</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有关领导和我方领导人自始至终保持着沟通与交流,事无巨细,及时应变解决有关问题。</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在欢送宴会上,特地从河南赶来的原空降兵四十五师宣传队的小提琴家贾新平,二胡演奏家黄健富,歌唱家刘琼、王培军在欢送宴会现场为大家表演了精彩声乐和演奏。</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王培军和刘琼演唱男女声二重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家贾新平演奏的《红星歌》</p> <p class="ql-block">男高音王培军演唱的《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女高音刘琼和二胡独奏家黄健富合作的《十送红军》。</p> <p class="ql-block">四十四师子弟在将军故居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师子弟在将军故居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工作组提前三天进场,在活动组织总导演康燕同志的领导下,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为活动最终的圆满收官奠定基础。在此,向总导演康燕和工作组的全体人员致敬!</p><p class="ql-block">图为红安行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和文本撰稿均由活动组委会完成。</p><p class="ql-block">图片和文稿审核均由活动总导演康燕同志完成。</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5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