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城老街铁井头怀古

巍巍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铁井头怀古》</p><p class="ql-block">铁井锁烟雨,轱辘转沧桑。</p><p class="ql-block">一泓千载灵脉,曾照旧时光。</p><p class="ql-block">漫说乌纱化雨,犹记茶香沁腑,甘洌愈瘟殇。</p><p class="ql-block">辘轳系乡梦,苔壁刻温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中帽,疫里药,旱年浆。</p><p class="ql-block">老街故事,都作琼液暗中藏。</p><p class="ql-block">虽被水泥封盖,仍有传奇澎湃,夜夜泛星芒。</p><p class="ql-block">莫道沧桑改,井脉自汤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创作谈:此词以铁井为时空坐标,上阕实写井台旧物与历史传说,下阕虚笔勾勒三个传奇场景。结句"井脉自汤汤"双关,既指地下水流不息,更喻文化传承不断。全篇通过"轱辘""苔壁"等细节与"火中帽"等典故的交织,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怀古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泰和县城,有一条充满故事的铁井头老街,它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岁月。铁井头老街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追溯到数百年前,泰和县城便是一个商贸繁荣、文化昌盛之地。铁井头老街作为县城的一部分,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在古代各个时期,这条铁井头老街充满了多元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铁井头的那口铁井,位于现县总工会门口右侧,属于七眼古井之一。这口井有着诸多传奇故事,其中一个与黄庭坚乌纱帽取水救火的传说相关。传说黄庭坚在泰和任知县时,县城曾遭遇一场可怕的大火。那大火如同恶魔肆虐,熊熊烈焰疯狂地舔舐着房屋的木梁和墙壁,发出噼里啪啦的巨响,好似恶魔在狂笑。火焰冲天而起,滚滚浓烟遮天蔽日,整个县城都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与恐惧之中。百姓们四处奔逃,哭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场面一片混乱。黄庭坚闻讯当即下令“赶快通知下去,全体人员都去救火!”随即黄庭坚整整乌纱帽,拔腿就往西门跑去。黄庭坚来到老街铁井头前,只见众衙役和公人和居民正从铁井内吊水救火,吊水轱辘摇得飞快,可是只有一眼井,显然是无济于事。街上房屋店铺鳞次栉比,一栋连着一栋,眼看就要全部化为灰烬。黄庭坚这时心急如焚,暗暗祈祷上苍垂怜。凑巧的很,突然,一阵旋风收来,黄庭坚的乌纱帽被卷入空中,刹那间,乌纱帽化作了一片乌云,只听雷声大作,大雨倾盆,铁井头街的大火顷刻被雨水浇灭了。这一奇事立刻风传全县。老百姓都说:“是黄大人的乌纱帽灭的火,黄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转世,黄大人真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传说讲的是,铁井的井水具有神奇的力量。据说,有一年瘟疫流行,当地老百姓取用了铁井头的井水煎药后,人们的病症竟逐渐减轻,不久便痊愈了。从那以后,铁井的神奇功效便在周边地区传开了,许多人在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都会来到这里取井水,希望能够得到井水神奇力量的庇佑。</p><p class="ql-block"> 曾经,铁井头热闹非凡。四周小商铺林立,其中那家老字号茶馆,是大家的聚集地。老板老陈可是个和善笑容可𣚭的老人,他每日精心准备好从田野乡村收购来的茶叶。这茶叶本就清香宜人,而老陈还有个独家秘诀,那就是用铁井头的井水烧开泡茶。那井水泡出的茶啊,别有一番风味。茶叶在井水的浸泡下,仿佛被唤醒了灵魂。茶香不再是单一的清冽,而是混合着井水的甘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茶刚一泡好,那香气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茶馆里四处飘散,引得每一个走进茶馆的人都忍不住深深吸上一口,然后赞不绝口。每天清晨,天还微亮的时候,茶馆就热闹起来了。陈老板总是早早地就把茶馆的门打开,迎接那些老主顾们。来这儿的人啊,各有各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喝口热茶开启新的一天,那热茶顺着喉咙滑下,就像一股暖流注入身体,整个人瞬间精神抖擞;有的则是为了听趣事。老陈的茶馆就像是一个消息的集散地,天南地北的奇闻轶事在这里汇聚和发布。</p><p class="ql-block"> 有个老主顾,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每次来茶馆,都会带来一些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儿。他说起在海边看到的巨大鲸鱼,那鲸鱼喷出的水柱就像小喷泉一样,能把小船都掀翻,听得众人是目瞪口呆。他描述得绘声绘色,眼睛睁得大大的,手在空中比划着鲸鱼的大小,仿佛那鲸鱼就在眼前。还有一次,一个说书人也来到茶馆,他喝着茶,摇头晃脑地给大家讲起了古代的才子佳人故事。他的声音抑扬顿挫,讲到动情处,眼睛微微眯起,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那故事里的爱情凄美动人,让茶馆里的几个年轻姑娘都红了眼,泪花在闪烁。</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大旱灾,河流干涸,农田崩裂,众多水井也枯了,唯有铁井水源源不断。周边居民纷纷来取水,队伍井然有序。这井就像母亲,无私哺育着受灾的人们。老陈的茶馆也没歇业,他用铁井的水继续泡茶,还免费分给那些来取水的居民喝。大家喝着茶,心里满是感激,都说这铁井的水真是宝啊,不仅能解渴,还能在这艰难的时刻给人带来一丝慰藉。</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铁井头老街热闹非凡。四周小商铺林立,其中街角处有一位修鞋师傅,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师傅。李师傅的修鞋摊就在离铁井旁边,仿佛他与这口井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在炎热的夏日,李师傅修鞋累了的时候,就会到铁井边,打上一桶清凉的井水,洗把脸。他走到井边,用力摇着辘轳,水桶缓缓上升,井水在桶里晃荡着。他把水桶提起来,然后将水泼到脸上,那井水的清凉仿佛能驱散他所有的疲惫。周围的居民也会在取水的时候,和李师傅聊上几句,问问他今天的生意,或者讲讲自己家里的琐事。铁井就像是一个纽带,把李师傅和周围的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发展,老街旧貌换新颜,铁井头老街的商铺陆续关闭。老陈的茶馆也关了,茶香只能存于记忆中;李师傅也因年迈不再修鞋,只有他摊位留下的痕迹,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县城老街的铁井,对于这些远行的游子来说,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他们每个人的乡愁记忆里,铁井依然鲜活灵动,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是啊,古井那汩汩涌动的井水,孕育了生命、滋养了心田、见证了岁月,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割舍不断的记忆,也传递着一代又一代守望相助的温情。如今铁井头水井已经不再使用了,但人们仍不舍毁弃它。那口铁井被水泥做一个盖子保护着,它承载着老街的传奇。那些故事融入这片土地,永远留在老街人们心中,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仿佛等待后人来揭开岁月的封印,重寻往昔的辉煌与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