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剑胆琴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俄罗斯旅游,前往令人魂牵梦绕的莫斯科红场,成为中国游客的必选。从孩童时代起,这里就始终是我心中的圣地。列宁、斯大林两位伟人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以革命的名义》、《带枪的人》、《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一幕幕影像中的人物和情节,无一不和克里姆林宫,和莫斯科红场紧密相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北面广场上,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建造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古典式红色砖楼,南面朝向红场。红场的背面,是博物馆的正门,门前一身戎装,脚蹬马靴,腰挎战刀,胸前别满勋章的苏军杰出统帅朱可夫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青铜雕像威风八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斯科红场北面国立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博物馆正门朱可夫元帅铜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绕过历史博物馆,来到克里姆林宫的“尼古拉塔楼”前。事后查阅资料,我才知道塔楼底下的大门就是久负盛名的“尼古拉大门”。 《列宁在1918》电影中,英勇机智的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在与敌特康斯坦丁诺维奇巧妙周旋时的一句精彩台词:“尼古拉大门也要打开?”伴之以幽默的手势。我想五十岁以上的同胞们都会对他那诙谐的音容笑貌记忆犹新。我询问过随队导游,尼古拉大门的具体位置。尽管我绘声绘色地模仿,年轻(四十多岁)的导游却显得无动于衷,并感觉莫名其妙,他压根儿没听说过“尼古拉”大门。看来这就是年龄的“代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克里姆林宫尼古拉塔楼,电影《列宁在1918》中“尼古拉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难忘电影《列宁在1918》中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打入敌人内部英勇牺牲的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是按照预约好的时间上午十点半在尼古拉大门前的列宁墓入口处集合。进入墓区要经过严格的安检,所有照相、摄像器材及随身包裹一律不许带入。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高高的红墙上一座尖顶塔楼下。宫墙上面露出墙内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屋檐和巨大的穹顶。列宁墓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地下。地面是呈阶梯状的三个立方体,由赭红色花岗岩和黑色大理石长石堆砌。墓顶做为观礼台,每逢节庆,前苏联和现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登上去,检阅武装力量分列式和群众游行队伍。这里曾见证了前苏联70余年和俄罗斯共和国20余年的世事沧桑。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德国法西斯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就是在这里检阅参战部队。并且目送他们奔向战场,击败穷凶极恶的德国法西斯匪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胜利阅兵。其中最精彩的一幕 : 20x10方阵的苏联士兵们高举着200面在战场上缴获的纳粹国防军和党卫军师团的军旗,这些旗帜被扔到列宁墓下,以示侵略者被全歼。这一不朽的战绩是西方吹嘘其迟迟不肯开辟的第二战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这其中的十面军旗飘扬在西线,那么诺曼底登陆美英联军一定会被赶下英吉利海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克塔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场中央列宁墓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德国法西斯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就是在这里检阅参战部队。并且目送他们奔向战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胜利阅兵,斯大林、布琼尼元帅(左)、朱可夫元帅(右)在红场主席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胜利大阅兵中最精彩的一幕 : 20x10方阵的苏联士兵们高举着200面在战场上缴获的纳粹国防军和党卫军师团的军旗,这些旗帜被扔到列宁墓下,以示侵略者被全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列宁墓的左侧,并列一排十二座墓穴,墓碑镌刻着逝者的名字,安放着逝者半身雕像。我对俄语一窍不通,只能从碑顶上的雕像依稀辨认。把头第一位,年轻容貌的是1934年12月被刺身亡的前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党委书记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他的遇刺揭开了“大清洗”的序幕。第二位是斯大林,斯大林的遗体原先也按防腐保存,陈列在列宁墓旁。后被赫鲁晓夫下令移出,土葬在这里。以后十位顺序记不清了,他们都是列宁和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布尔什维克早期杰出革命家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日丹诺夫、伏龙芝、加里宁、伏罗西洛夫、布琼尼。还有后三任苏共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网上有传其中有苏共意识形态祖师爷苏斯洛夫,不过他没有那个资格。此外,旁边草坪上,一座座小墓碑,以及宫墙上一块块骨灰安放处,据说安葬着前苏联有头有脸的各方人士。只知道其中有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亚、文学巨匠高尔基、四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二战功勋将领朱可夫元帅、前苏联意识形态教师爷苏斯洛夫、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英雄加加林等诸多苏联名人。所有这些创建和捍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苏联的功勋人物,都尴尬地目睹了苏联被解体为15个国家这一残酷的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墓区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戴着十分夸张的大沿帽的俄罗斯礼兵,站得笔直,歪着脖子,眼睛朝天。大家鱼贯走入地宫。列宁遗体安详地躺在水晶棺中,身下铺着鲜红的联共布党旗和前苏联国旗。柔和的灯光照着这位革命导师的脸部和手部。里面不许逗留,围着遗体绕行半个圈,迅速地离开。能够亲眼瞻仰心中的伟人,时间虽短我心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出了列宁墓,放眼整个红场。很不凑巧,因为红场有演出活动,全部用条石铺就的红场之上,搭满了帐篷、看台、座椅等。使得原本并不很大的广场更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无法领略红场的气势和精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场西面是克里姆林宫围墙,北迄尼古拉塔楼,南至斯巴斯克塔楼,宫墙下的列宁墓居中。广场南面斯巴斯克塔楼上安有四座自鸣钟,逢整点钟声报时。著名的 “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即源自于此。斯巴斯克塔楼下的城门洞也是克里姆林宫的正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场东面的古典建筑是国立古姆大百货商场。里面各种高档商品琳琅满目,可以与欧洲著名的百货商场相媲美。北面是历史博物馆和与之并列的稍小些的建筑“耶稣复活门”。历史博物馆主体为红色,它是由若干个凹凸不平,层次分明的建筑“堆积”成一体,每一个凸出的部分都有一座白色的塔尖,尖顶是金黄色的五角星,塔尖高低错落,互相对称,整座建筑彰显线条分明,凹凸有致,极富立体感。 与历史博物馆并排,同样红砖砌就的复活门,上面也有两座并列的尖尖塔楼,下面两座门洞。据说红场阅兵的分列式队伍就是从此门开进红场。红场的南面可以直通到莫斯科河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大林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左向右拍列宁墓旁苏联领导人墓碑,左数第一个是基洛夫,第二个是斯大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右往左拍苏联领导人墓碑,右数第一和第二应该就是戈尔巴乔夫前两任苏共总书记,短命的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克里姆林宫对面国立古姆大百货商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博物馆面向红场的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历史博物馆并排的 “耶稣复活门”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复活门旁的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最南端,一片好像在童话仙境里才能见到的美丽建筑映入人们眼帘。这就是“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国家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征讨,战胜和兼并喀山汗国而建。因为一位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这座教堂里苦修并最终在此仙逝,教堂便以此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建成时,伊凡雷帝问建筑师:你们还能建造出更美的教堂吗?建筑师回答可以,于是,伊凡雷帝就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从此再也无法建造出如此美丽的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看上去有一丝伊斯兰情调,却蕴含着拜占庭建筑的风骨,集合融会成为俄罗斯特有的建筑风格。整座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成一体。在同一底座上八个顶部呈洋葱头状的,底部为八棱圆柱的大小不一的塔楼,紧紧簇拥在高高的圆柱型中心塔周围。再加上几个小一号的锥状尖顶塔楼,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周边,更显整体紧凑匀称。建筑外观色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再加白色和金色。各种颜色匀称搭配,巧妙勾绘在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显得艳而不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前矗立着苏兹达尔公爵波扎尔斯基,和民族英雄库兹马·米宁的青铜雕像,是莫斯科第一座纪念碑。1612年,这两位俄罗斯民族英雄带领军队赶走了入侵莫斯科的波兰侵略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圆形的断头台,给美丽的大教堂平添了不协调的血腥。平时这里是官员登高宣读沙皇敕令的场所,也用于处决钦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瓦西里大教堂是整个红场最突出的亮点。现做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分馆。我见过西方“N”多个大教堂,单从建筑外观看,无以出其右者!莫斯科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四图为美丽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前矗立着苏兹达尔公爵波扎尔斯基,和民族英雄库兹马·米宁的青铜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的著名画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画面中克里姆林宫高墙和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穹顶之下,参加1768年叛乱的近卫军官兵被押上刑场,生离死别,悲痛欲绝的亲人与之相拥而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悲愤交集场面的另一端,早已下定决心对心怀不轨的近卫军斩草除根的彼得大帝骑在骏马上,目光森严,身边簇拥着以近臣缅希科夫为首的刀斧手们面露杀机。两种感情的碰撞几乎擦出火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笔者到此一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顺着克里姆林宫西墙延伸的亚历山大花园。1821年亚历山大一世修建了这所皇家花园,作为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第21位皇帝,花园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沙皇统治时期,这里是贵族小姐太太打着花阳伞牵着哈巴狗晒太阳、散步的场所。十月革命胜利后开辟为第一个城市公共花园,现在是莫斯科市民休息游玩最喜欢去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园最北端,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建成于1962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侧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说这座墓下埋葬着一名无名烈士的骨灰,这名战士是在列宁格勒公路40公里处,莫斯科郊外克留科沃村战斗中牺牲。花岗岩平台上镌刻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墓西侧还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下面存放着装有从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克、摩尔曼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图拉及斯摩棱斯克等各城市收集来的泥土。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城市的名字和模压的金星勋章图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墓两边岗亭前,笔直地挺立着两名俄罗斯礼兵。胸前金色的绶带、腰间金色的腰带衬托着蓝色礼服,高统漆皮皮靴、雪白的手套、紧握的上刺刀的步枪。岗哨每小时一次的换岗仪式,成为一道游人争相目睹的风景线。原先这被称为“俄罗斯一号岗” 的哨位一直设于红场上的列宁墓,苏联解体后转移至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园最西边是一排奔马造型铜雕组成的巨大喷泉。与花园紧邻的马涅什百货商场,又称练马场商场,是一座地下商城,也是莫斯科市民最喜欢光顾的商业区,透过喷泉的水柱可以看到商场隆出地面的圆型玻璃穹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亚历山大花园局部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名烈士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名烈士墓前的“俄罗斯一号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逢祖国保卫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都要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亚历山大花园奔马喷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练马场百货商场穹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亚历山大花园的喷泉与玛涅什商场的穹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园里年轻的姑娘面对松鼠🐿️面具人显得十分羞涩】</span></p>